润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如望沉声说道:“应尾,从今日起,我传你八十一路震元掌法,希望你能勤修苦练,以后以此掌法仗义行侠、替天行道,不得恃强凌弱,更不得以此掌法妄杀一人,你可听清?”杨应尾点头连声称是,姜如望跟着将这套震元掌法的来龙去脉讲给他听。
这掌法本为崆峒派不外传的绝技,只有三十六路掌法,原名为“惊魂三十六掌”。师祖司马素雁为武林中不世出的奇才,也是除了开派祖师以外的崆峒第一人,他在三十岁那年起,闭关精研“道德经”,用了三年时间,在惊魂三十六掌的基础上创出这套震元掌法,共有八十一招,合道家九九归一之数。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为胎元(亦有称胎光者)、幽精及爽灵,三魂之中,胎元为人之本元,胎元一散,人则身死,即使未曾如土,也是行尸走肉。震元八十一掌,掌掌皆震胎元,故司马素彦将其名为“震元掌”。掌成之日,崆峒山上,风雷变色,大雨三日,仿若天公在哀悯世人。故而,司马素彦严令门下弟子,若非穷凶极恶、怙恶不悛且不知悔改之徒,不得以震元掌法夺其性命。
震元掌招数的名字,大多是出于《道德经》,从“有无相生”、“长短相刑”、“虚而不屈”至“众妙之门”。当下姜如望先教了杨应尾第一招“长短相刑”,《道德经》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震元掌为无上武学,虽只是第一招,可其中内息运转、转折、步伐、变招却是非常繁复,姜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望将各种法门详加讲解与演示,花了近一个时辰。
杨应尾身具九阳神功,然而从未练习过上乘武功,不得其法,虽然内息澎湃,内功在江湖上罕有其匹,可就有那种“有力使不上劲的感觉”。就如大象一般虽力大无穷,可大象却非虎狼之敌,若以武功而论,他现在比之江湖中的三流人物都颇有不如。
姜如望不论是武功还是武学修为,都是武林中一等一的高手,此刻杨应尾一听大师伯的讲解,如黑暗之中忽见光明,很多他自己在山谷中琢磨许久没有答案的问题,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不禁抓耳挠腮,喜不自胜。
千狠万狠,力为根本。以杨应尾目前的内力,若要学平常武技,就如探囊取物一般,一般人练功,只是因为招数之中,劲力使不到之处或是速度不及所需,然这些在九阳神功来说,都不成问题,一伸手一投足,甚至脑子都没有来得及思考,就可以做到又快又准。
可是震元掌法却非等闲,在惊魂司马素雁闭关整整三年方得,姜如望习练十四年终得艺成。杨应尾生性坚忍,且聪敏机巧,一招一式,刻苦修习,毫不松懈。有无相生是双掌前推,手臂一伸一屈,却都是将出未出,不知哪掌先哪掌后,随着脚下八卦方位变换而双掌更替,脚步方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欲让对手避无可避,需做到丝毫不差,这第一招,脚下有八变,手上有四变,便有三十二种变化。
一直练到日落时分,杨应尾见大师伯过来,便打了一遍给他看,见大师伯缓缓点头,杨应尾觉得有些难为情,一天时间,只练得一招“有无相生”,便抠了抠头,说道:“大师伯,弟子愚笨得紧,一天才学得一招。”
姜如望看着他,微微笑道:“你不妨猜猜看,我当年练这招有无相生花了多长时间?”杨应尾想了想,倒:“半日?”他见大师伯摇头,便断然说道:“两个时辰。”
姜如望收敛了笑容,比出三个指头,喟然叹道:“三个月。”抬头远眺,仿佛又看见自己青年时,那个青稚少年也是在这个地方,刻苦习练,挥汗如雨,而恩师不厌其烦,在旁手把手的教他,如何走位、如何出掌,一招有无相生练了整整三月。
回头看时,忽忽三十年,人生一大梦。
杨应尾着实震惊,呆在当地。过了片刻,姜如望回过神来,见杨应尾正痴痴的望着自己,莞尔笑道:“广平他们都这么大了,我又焉能不老。当年你义父和二师伯练这一掌,用了百日方得纯熟,你大师哥悟性不错,也练了有两个半月。你说你蠢笨得很,那我们更是笨得到家了。”
杨应尾心中一跳,慌忙说道:“弟子胡言乱语,出言无状,请大师伯责罚。”姜如望伸手将杨应尾拉起,道:“你又没有犯错,我为何要责罚与你?尾儿,你内功深厚,学招自然要快些,如果以你二师伯的现在的内力修为,我想他现在若初学此招,也就是一天而已。以后的掌法虽然繁复一些,但是掌意相近,你可能学得还要快一些。”
果不其然,第二日姜如望便教了他两掌,“长短相刑”与“虚而不屈”,到晚饭过后,杨应尾也都学会了。闲话少叙,接下来的时间,杨应尾每日除了吃饭睡觉,便是刻苦练功,每日自辰时始,戌时方回。
转眼过了一月,最初几天他见了师哥师姐三五次,后来在知味堂中都遇不着了,一问谷虚,说他们都已下山去了,因师傅不想耽误他用功,所以都没过来招呼。
杨应尾这时已练到了第七十二掌“去彼取此”,可是剩下九掌进境极慢,有时三天方能学得一掌,自他上次听大师伯说过后,心中戒骄戒躁,只是勤修苦练,待练到“为而不争”,足足用了七日之功。
最后一掌“众妙之门”,更是九日方成,杨应尾自行施展下来,但觉袍袖生风,脚步自乾回坤,漫天掌影,时已入秋,沟内枯叶被他掌风带起,凝而不散,如两条巨龙一般,飞舞盘旋,待得双手掌力一吐,枯叶尽数化成齑粉。
姜如望在七里沟外看见,暗暗点头,一套震元掌,他整整习练了十四春秋,此子悟性极高,内功深厚,又能下苦功,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已练成了,现在所差的,仅只是临敌的经验与火候而已。
(本章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