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迅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刚刚从某网站回来!我的某部评书,在某些网站上线,有赞扬的也有贬低的,有批评的也有建议的,只要有一定的网络素养,在我没有招惹你的情况下,给予我基本尊重情况下的评价,无论怎样评价我都无所谓。但我的反驳与交流,不等于我就多么亢奋,与多高看自己,不容异己。而是,对自己孕育的生命的捍卫,与听众交流使愿意交流的听众释然。
唯独一件事,我觉得挺“搞笑”的,就是三大平台我的作品中,都有由于我的一句话,说我诋毁郭德纲先生(平时都叫老郭,谈专业的时候就得叫先生)的——我不过是说,郭德纲先生的济公传不是评书,是相声,这就是诋毁郭德纲先生?
第一,郭先生的济公我也喜欢,包袱迭起,讽刺一些人性的问题,等等。
第二,这么说话的,估计不是八零后的。因为八零后以及以上的,都是听过单田芳袁阔成等先生的作品长大的,心里知道怎么类比。九零后、零零后、一零后,也有听过单田芳等先生的作品的,也有没听过的,所以心里对评书没有准确的概念,这个可以理解!
第三,小段评书与小段单口相声,长篇评书与长篇的单口相声,到底怎么区分。我觉得,相声以包袱见长,这是主要的,对人物性格刻画、情节脉络走向、扣子的设置和拿捏、口技的适当运用、恰到好处的评论等,没有严格的要求,可有可无,而这恰恰是对评书的要求。评书中的包袱可有可无,即便有,也只是点缀,过多反倒会影响情节脉络和人物刻画——袁阔成先生,以前有过类似的表述,我只是略微的详细了一些而已。
第四,刘宝瑞先生在《兵发云南》中,也做过一些对此的区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听。
第五,相声与评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怎么,我说郭先生的济公是相声不是评书,就是诋毁郭先生,就是与郭先生比?现在的人最奇怪的逻辑,提到谁了,就是跟谁比!有本事的人,只是某技艺比普通人强,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有些形式是不同的,这就是比吗?我说郭先生的济公是相声,就是贬低郭先生啦?其的意思,评书比相声高贵?这两者都是传统艺术,是兄弟,是姊妹,其们的逻辑太奇怪了。
第六,郭先生拯救了传统艺术,是事实,但年轻的观众只知道郭先生,这是有问题的。郭先生的包袱有的是原创的,有的就是继承和借鉴传统的,甚至有的包袱马三立先生等也用过(合理借鉴)。我的意思是,多听听单田芳先生、袁阔成先生、连丽如先生、刘兰芳先生的作品,不说水平和风格(大家喜欢的不一样),就是形式也能比较出来,郭先生的《济公》是非常优秀的相声,但决不是评书。
第七,我的观点不变,一部作品只有听了三分之一,才有资格评价,而且好与坏都说才对作者有好处。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得好:“还有一层,是我每当写作,一律抹杀各种的批评。因为那时中国的创作界固然幼稚,批评界更幼稚,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倘将这些放在眼里,就要自命不凡,或觉得非自杀不足以谢天下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就这样了,谢谢阅读。
(本章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