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李世民影子还没有见到,他们就干巴巴的跪拜在宫门口了。

任由李元瑷怎么说都是无用。

约莫半柱香的时间,李世民一马当先的来到了宫外。

这位征战一生的马上天子似乎还如当年一般,年富力强,身上散发着雷厉风行的干劲。

在他身后的是一位与他有七分相似的青年,正是当今太子李承乾。

他一手拉着缰绳,稳当的勒停了战马,他的位子仅次于李世民一个马身,一动不动,展现了高超的骑术。

不只是他!

随行而来的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与一个四十许岁的中年人,以及二十余随行千牛卫。

训练有素的千牛卫自不用说,可即便年近六旬的魏征、房玄龄也展现出了非凡的骑术,稳稳当当的停在李世民、李承乾的身后,一点儿也不显老。

李元瑷瞧着也颇为动容,这就是这个时代唐朝所向披靡的理由。

尚武之风是刻在所有人的骨子里的。

不管是文人还是武将,你要是敢坐轿子上街,第二天就会成为大街小巷的笑料谈资。

当然小孩、老人除外。

“臣弟见过陛下,见过太子!”

李元瑷向李世民、李承乾作揖问好。有这二位在,其他人没有资格受礼。

“十六,这士别三日当真能让人刮目相待!”

唐朝的政治制度相教明清时期是非常宽松的。

各级官员不必要日日上朝,根据官阶等级一月不过一两次。

各地的事物上报六部,通过六部上传尚书省的宰相,由宰相手传达天子之手。

故而李世民只需会见尚书省的长官长孙无忌、房玄龄就可知天下事。

而魏征的职权是斥驳皇帝任命,李世民的圣旨不经过魏征的同意盖印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只要魏征不盖印,圣旨就下发不得,算是制衡皇权的存在。

当然当权者并不傻。

侍中有斥驳圣谕的权力,可皇帝却有直接罢免任命侍中的权力,所以……懂得都懂。

李世民每日都会与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会面商讨政务,今日同是如此。

魏征也拿出了筒车的图纸。

几个大佬一商议,皆明白筒车背后的价值,直接叫来了工部尚书,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之后,一行人风风火火的就来到了大安宫。

李世民这下真的对自己这个弟弟刮目相看了,心底也觉得莫名自豪,孔圣人说朽木不可雕,我李世民却能将朽木雕成玉璞,真是了不起。

“侄儿见过十六叔!”

最让李元瑷意外的还是李承乾。

这位太子爷丝毫没有在意自己的太子身份,反而热情的行了子侄之礼,显得格外彬彬有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夜的奴隶

夜的奴隶

爱迷
我爱你,可是身份太过悬殊 我爱你,只好狠心割舍了你 我爱你,不再是贵族也无所谓 我爱你,我们终于走到了一起。
历史 连载 5万字
尚武之地

尚武之地

严余
梗概 卫国被陷害,代号G的机器人走出家门寻找真相,体验到人生酸甜苦辣,当中结识李寻,两人建立友谊。 代号“勇敢者”的机器人制造了斯坦公司爆炸,试图得到永生。 李寻破案途经丹尼小城发生诡异事件,在与怪物搏斗中受伤,同时收获爱情。众人历经千辛万苦走出丹尼城。 为了获取人类防御系统资料,青鹫(勇敢者的下属)威逼利诱铁杆成为傀儡,让铁杆去获取人类防御系统资料。 李寻与叛乱组织不屈不饶地斗争,最终正义战胜
历史 连载 18万字
末世女配之驯兽师

末世女配之驯兽师

鸩离
本文日更一万,分成三章,三段时间更新,更新时间为0点,18点,21点,还望大家多多支持正版。下本待开的文《七零极品女知青[穿书]》感兴趣的同学可点击作者专栏收藏。本文文案:一觉醒来,木瑶穿进了一本末世女强文里,还成了个文中最大的白莲炮灰女配。木瑶表示,来了来了,咱也不能死回去,只要老老实实地跟着女主屁股后头转悠,坚决不做作,不干坏事儿,咱总能活到最后不是?咦?这只猫咪好可爱!那只熊猫也不错……咱
历史 连载 3万字
明末辽东从军行

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明万历四十七年农历三月初,萨尔浒之战爆发。游击将军杨钦父子三人皆殉国,唯独四子杨林机缘巧合从尸山血海中突围而出,我们的故事由此开始...... 本故事中没有金手指、系统和王霸魅力,更没有后宫三千佳丽及如云美女。如看官您介意如此,那么请绕行其他频道。谢谢!
历史 连载 31万字
崇祯八年

崇祯八年

我爱肥猪猪
现代人穿越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身上,没有金手指,也没有剑眉一轩或者仰天狂笑的幼稚举动,更没有动辄诛人九族的白痴行为;只是凭借着对历史的了解和自己的思路来改造大明。本书内容尽量贴近历史,不适合喜欢小白文的新人阅读。......
历史 连载 136万字
我就不想死

我就不想死

就是马甲
7月1日有事0点没法更新,改晚上21点更一句话文案:高智商濒死天才武长安,异世组队打怪升级成神之路!不负责任文案:投胎是个技术活,超级富翁、天才、独子,武常安都占了。可是活不久怎么破?别着急,换个世界继续来!文艺版文案:武氏,风光起源于武则天,隐于武则天。世人皆知的历史,是正确的,但是属于武氏的历史,却未曾在正史长河中结束,只被隐去。魏晋有陶渊明书写《桃花源记》,却无人为武氏子孙书写一出隐世录。
历史 连载 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