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凌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什么是密奏制度?

说简单一点就是秘密奏疏。

奏疏一般是臣下向皇帝汇报事情所写,在明朝,奏疏先到通政司,由通政使呈递上去。

以前的朝代许多奏疏是宰相浏览,在一些大小事上,宰相甚至能签字盖章生效。

大明开国之初,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就把宰相制度废除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六部下面的各个奏疏的大小事情裁决权就全部集中到皇帝那里了。

可后来明宣宗发现,我一个人处理不过来全国官员的奏疏啊。

于是奏疏就先到内阁,由内阁先看,然后在奏疏上贴上自己的建议,这就是明朝的票拟。

内阁不具备决策权,因为签字盖章都在司礼监的执笔太监和掌印太监那里。

所以,大明朝的奏疏,一般是官员写了送到北京,先到通政司,通政使再送到内阁,内阁看了并提了建议后,再交给皇帝,皇帝没有太多精力,会很尊重内阁的建议,大致会根据的内阁的来。

皇帝点头了,司礼监就会签字盖章。

流程是这么个流程。

对于上层来说,这种流程还算是公开透明的。

至少通政司和内阁的大臣们就可以先看。

这种制度里面就可以做很多小动作了,品德有问题的大臣,甚至会隐瞒不报。

地方官员是都是朝堂各个派系安插下去的,突然地方上某个官员弹劾内阁某个大臣下面的人,损害了高层的核心利益,朝堂不少高官自然就不希望皇帝看到了。

密奏制度呢?

很简单,就是绕过这些人,直接到皇帝。

这个制度是在正统的历史上,雍正完善出来的。

在康熙年间,有资格给皇帝写密奏的很少,那是一种殊荣。

雍正继位后,把这个制度完善了,全国官员都可以给皇帝写密奏。

密奏是用小盒子封起来,上面贴封条,中途要是有人动过,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那么就在密奏的传输体系里去找责任人。

这是一套完善的体制。

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官员秘密举报制度。

密奏制度实施后,并不是说正常的奏疏就取消了,官员依然可以写奏疏按照以往的流程上递。

密奏相当于把内阁和通政司拿掉了,甚至拿掉了中间很多人,因为你无法确定你平时看的奏疏,下面到底有哪些大臣都看过,更无法确定哪些奏疏已经被他们过滤掉了。

举一个实际例子。

没有密奏渠道的时候,长沙府同知刘春全虽然秘密收集了许多长沙府和湖广布政使的黑料证据,但他不敢写奏疏上报,因为他写的奏疏可能到不了皇帝那里他自己就被搞了。

但一旦密奏制度开启,他如果真的掌握了证据,完全可以先写一份密奏,通过密奏的传输体系,送到皇帝的桌上。

这样崇祯就可以不用去长沙府,也知道那里可能发生了大事,便可以派户部的人、督察司的人、都察院的人,甚至给事中过去查办。

这种制度,虽然不能杜绝贪官或者欺上瞒下,但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

至少可以让某些贪得无厌的地方官知道身边可能有人随时可以威胁到他,而他还不知道谁可以威胁到自己。

这就是下面官员的相互威慑作用。

想好就去办,这是张凡的风格。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病娇世子嚣张妃

病娇世子嚣张妃

伊故倾城
万里江山如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飞儿想要守护这江山社稷,朕来守你……
历史 连载 53万字
大文豪

大文豪

上山打老虎额
久经商战中勾心斗角,推杯把盏中尔虞尔诈的文学青年陈凯之回到了古代。 放眼看去,这里尽是歌楼酒坊,灯红酒绿,才子佳人,春宵一刻千金散。 好吧,暂时这些和陈凯之没关系。寒门少年一枚,身份尴尬。且看这寒门少年如何一路逆袭,成就大文豪的精彩之路。
历史 连载 167万字
预言中华五千年

预言中华五千年

谱千秋
我叫吴文是个某网站的历史博主,由于高中严重偏科,我并没有考上大学,正当我想从此浑浑噩噩的过完一生。邻居煤气罐炸了。那一层楼的人都被炸死了,当时我正在外出买早点,我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成为了废墟,而我的父母也死于那场爆炸之中,正当我抱怨命运不公的时候,天道给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历史 连载 1万字
宋翔

宋翔

木林森444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小朝廷守着半壁河山偏安一隅,外有金国虎视眈眈,内部群臣争权夺利。 在更远的北方,蒙古部落正在崛起,帝国的南端,宗教的野心开始膨胀。 江湖变幻莫测,庙堂勾心斗角。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一位名将的成长道路,一段铁血的战争历程,一个国家的兴亡过程,勾心斗角的政治,刀光血影的战场,变幻莫测的江湖,刻骨缠绵的爱情。 参加网文联赛新赛季,希望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历史 全本 167万字
该死的仵作

该死的仵作

一家白
【【创世历史2018流派征文之盛唐华章】参赛作品】大唐与武周年间,有人妄求长生而不得,有人却不知寿命几何,每每向死,却而生。
历史 连载 68万字
戎归

戎归

夙南狐
大秦分裂,一分三国,百年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为休养生息,三国签订协议,两百年内不得爆发大规模战争,但在边缘地带仍有动乱频发。 片段①:屋外, “骆家人乃我陈国历代沿袭护国将军,定能护我陈国安稳”, “请骆家尽快派人出征”。屋内,男孩拦着门, “姐姐,别去……”, “别闹,这是我们家族的使命,为了家族,为了陈国,也为了你我,我必须去!” “可我也是骆家的一份子,我也可以去。”少女认真看了男孩一眼
历史 连载 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