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心妙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庐陵王李显回朝,武皇对李氏皇族逐渐示恩。
相王李旦及四子先后接到圣旨,出阁回原府地,一应诸事仍照王爷郡王例。武皇殿前谢恩的人一拨又一拨,独独没有临淄王李玄基。
所有被幽囚皇族俱已出阁,冷宫之中,唯有玄基没有接到恩旨。
无数人暗中忧心,倒是玄基怡然自乐,弹曲作画,斗蛐打枣,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
窦蔻深夜潜入玄基房中时,他还沉浸在赋新曲中,十分投入。
这时安平宫只有玄基、窦姨娘、王毛仲和一个小宫女,无人看管,他们早已睡下。
窦蔻倚窗看着玄基,玄基抬眼见到窦蔻,放下笔起身相迎,笑呤呤的让她坐到茶几前。
窦蔻看了桌上曲谱,题名“太平赋”,低叹道:“殿下真是沉得往气。”
“这么多年都忍了,不在这几天。”玄基知道窦蔻担心,轻轻拍拍她的手,“别担心。”
“圣上大约,”窦蔻目光幽深,“不太放心殿下。”
玄基淡然一笑,“她从未放心过我们。李氏家族,稍微有一点能力的,从章怀太子,到堂叔李贞,哪一个有好结果?幸尔伯爷与父王生性仁慈,与世无争,总算保住了这一脉。”
“殿下既然知道唯示弱可以保全,在冷宫中又为何特立独行?”
“因为我必须要让世人知道,李氏还存在!”玄基毅然道。
从幽囚冷宫的那一天,李玄基就是一个会玩会闯祸会弹琴会赋诗会作画的天才问题少年,而这位少年,崇尚东晋隐士之风,淡泊名利,疏阔风雅。
他有名,而不争名。
他所做的一切,是在表明废太子一脉的存在感和无害感。
他将所有的矛盾焦点引向自己,保全着他的父王兄弟。
今日的结果他早已预料,坦然面对。
窦蔻心中大震,涌动着酸涩、疼惜、细腻又大气的感动,凝注着年方十五的少年郡王,不禁握住他的手道:“殿下,我们会一直陪着你。”
玄基反手握紧她清凉的小手,他的眼睛,一眼望不到底的深邃,令人沉陷。
从母妃冤死到五年幽囚,险恶的斗争环境早已练就他喜怒不形的深沉。他的心思,连他的父亲兄弟都猜不透,可是唯有眼前这个女子,能让他放下所有的伪装,敞开心扉。
因为他知道,她一直在他身边,从未改变。
夜灯如豆,幽幽暗暗,两人相视一笑,握剪剪烛——西窗剪烛,巴山夜雨,却话此情何时起!
分别时,玄基指着桌上的曲谱“太平赋”道:“蔻儿姐姐品评一下这首曲子。”
窦蔻笑道:“我虽不很懂曲,但也看得出此曲是极好的。殿下莫非又有了什么主意。”
玄基的面容清清浅浅,“还是蔻儿姐姐聪明,此曲是我特地为姑母太平公主而谱,改日让父王转呈姑母,我想姑母定然喜欢。”
武则天于儿子情份淡薄,对唯一的女儿却是宠爱有加。有些话,李显李旦说了未必管用,太平说了,武皇总是放在心上的。
分析事情脉落明晰,擅于抓住要点,往往事半功倍。
***
春分之后,武皇旧疾复发,这一日,李显、李旦、太平三人在长生殿御前侍奉汤药,上官婉儿和宰相吉顼在偏殿议事,王蔻儿在一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