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心妙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女皇帝的眼睛,精明锐利。
“王蔻儿,你说。”
“圣上,”蔻儿的脸颊两道泪痕,“因为奴婢惹出这么大的风波,奴婢万死。但是奴婢冤枉,奴婢祖籍临州路县,九岁时被父母接到长安郊外,奴婢公验册在内务府,路县与长安郊外邻里皆可为奴婢做证。上次依蝶姐姐出首奴婢,倪姑姑已明辨曲直,证明奴婢清白,还因此要处罚依蝶姐姐。奴婢当时对倪姑姑说‘依蝶姐姐是姑姑最信任的人,她疑心奴婢身份,自当回禀姑姑着奴婢问清,若因此责罚,那委屈了依蝶姐姐,’后来依蝶姐姐失足落井,奴婢心中着实难过。”
“依蝶之死,真是意外?”武皇沉声。
“圣上,奴婢惶恐!”蔻儿叩首哀声道:“奴婢经过重重臻选入宫,读诗书,知礼仪,深知宫禁森严,皇宫安危大于一切。依蝶姐姐怀疑奴婢,禀姑姑调查清楚是正理,奴婢岂会因此有怀恨之心。依蝶姐姐之死,奴婢不知是否意外,但绝非奴婢所为。”
此事查无实据,武皇也不再盘问,又道:“摊开你的手心,掌中是否有一条淡痕。”
蔻儿伸出右掌,掌心赫然一条淡痕,上官婉儿仔细看了看,对武皇点点头。
武皇一拍床沿,厉声道:“你做何解释?”
“圣上,此痕是奴婢刚入后/庭时,宫女卓紫彤擅用左手,奴婢一日见她左手削水果十分灵动,一时好玩也用左手削水果,不料弄巧成拙,在自己右掌心划了一道刀痕。这件事,后/庭赵嬷嬷和卓紫彤皆可做证。奴婢侍奉倪姑姑两年,倪姑姑早知奴婢手心有条淡痕。”
倪露惊道:“王蔻儿,我什么时候知道你右掌有条淡痕?圣上面前,你也敢信口雌黄?”
武皇眉梢一挑,上官婉儿早已知意,派人去后/庭传赵嬷嬷、卓紫彤。
稍时二人前来,与王蔻儿所说无异,二人退出后,王蔻儿道:“今日倪姑姑突然晕倒,上官大人命奴婢送倪姑姑回宫,到了宫苑,奴婢服侍倪姑姑上床,倪姑姑一扫病容,对奴婢说;‘蔻儿,从你到姑姑身边那一天,姑姑就知你终非池中物。’奴婢答‘姑姑提点之恩,奴婢一直记在心上。’倪姑姑说;‘但有一点姑姑没有教你,一个人飞得太高太快,就容易摔得又惨又痛。’奴婢不知何意,这时武大人带着拂冬从内厅走出,一口指认奴婢是当年临淄府旧奴,奴婢百口莫辩,责问拂冬为何要污陷奴婢?拂冬哭泣道:‘我是罪人我是罪人,但我没有办法啊!’”
倪露冷汗涔涔,仿佛渐渐掉入一个无底的黑洞,而这个黑洞,是她亲手挖就。
此时,羽林卫副统钟绍京复命,称在梁王府发现刑牢及拂冬母弟,同时,吴三被押到。
寝殿中的人越来越多。
吴三进来,不自觉双腿一软,深悔自己不该多事和依蝶密谋惹出这么大的风波。
吉顼见吴三粗俗得紧,请示武皇之后问道:“吴三,你说宫女王蔻儿是当年临淄府旧奴,可有实据?”
“奴才,奴才,”吴三哆嗦着,“奴才没有实据,但王蔻儿那双眼睛太像当年奴才贩卖的那个小童,太像了。”
吉顼斥道:“没有实据,岂可出首?世上众人,总有相似之处,怎能凭一双眼睛相似就妄下断言?倪姑姑,此人信口雌黄,无据出首,你当日怎么不上报内务府详查?吴三当年做过贩卖人口之事,这等人如何入得禁军之中?钟副统,着禁军统领武懿宗查明回禀。”
“是!”
宰相吉顼深明大周法律,他的指责,倪露无从辩解,唯有伏地请罪。
此案审到这里,真相呼之欲出。
梁王武三思勾结倪露,逼迫临淄府罪奴拂冬污陷宫女王蔻儿是当年临淄府旧奴,至于武三思的目的,司马昭之心,世人皆知!
然而,精明多疑的女皇陛下没有定论,谁也不敢出声。
武皇没有急着下定论,她问了一个事情最关键的部分,一个寻常理由不能解释的部分。
她问道:“拂冬,你御前翻供,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拂冬身上。
武则天以后妃之身登上君王宝座,一生经历无数艰险,朝堂市井的权谋争斗,她都亲历其中。
这桩御案,武三思拂冬各执一词,看上去像武三思逼人就范,拂冬不叛旧主,御前翻案。但武三思是久历政治权谋的高手,为何会在这件事情上自掘坟墓,摔得如此之惨?
拂冬一介罪奴,怎么会有承受酷刑的硬气?又怎么会有御前翻供的勇气?
这时候的拂冬,面白如纸,她跪直身子,布满血丝的眼中透着绝望的悲怆,又带着玉石俱焚的惨烈,也许因为抱了必死之心,她的身子虽然还在发抖,声音却不再颤抖,在安静得诡异的长生殿中,格外清晰。
“圣上英明,罪奴不敢隐瞒,罪奴心中还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武则天冷冷盯着拂冬,每一个最细微的表情,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拂冬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字字道:“四年前,罪奴在岭南服苦役时曾无意中救过一个快要饿死的女子,当时罪奴只有一个馒头,全给了她吃。后来每天的馒头我都和她分了吃,她病好之后,送给我一个玉手镯。我当时非常奇怪,问她有这样贵重的珠宝,为何不卖了换成银两买干粮吃,她说,这珠宝不能卖,卖了会遭来杀身之祸!”
“罪奴当时以为她的珠宝来路不正,不敢收下手镯,让她快快离开。她痛哭着说她被奸人利用,犯了大错,悔之晚矣,现在只求有一安生之所,苟且偷生。我心中好奇,慢慢询问,竟然问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但罪奴和那女子素昧平生,也不知她说的是真是假,见她实在可怜,就给了她我阿娘在岐山麦田村的地址,说那里十分偏僻,如果想苟且偷安,就投奔我阿娘吧。那女子十感激,连夜就投奔我阿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