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不爱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陆丞相弹劾凌家的折子便呈了上去。

先是细说了凌杰万佛寺故作孝顺、以势压人的丑陋行径。而后又斥责凌父治家不严、罔顾圣恩。

同时还刻意点了一句,陛下刚下了惩戒,那凌老太君就病了,莫不是凌家在用这种方法暗示对圣上不满?然而为人臣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凌家也太狂傲了些。

“凌道汝好大的胆子!”

金銮殿上龙颜震怒,同时派人立刻去凌家传下口谕: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既然凌老太君病入膏肓,为君者也不能太不近人情,既要丁忧,那便准了!

口谕一下,凌家上下一片凄然。

这竟是直接将不忠的帽子扣在了凌家的头上。在这个君为臣纲的世界里,若一旦被皇帝视为不忠,那后面的日子就难熬了,莫说这一代要彻底没落,恐怕三代之内五服之中都要受到影响。

原本和凌家交好的几个世家都不着痕迹的做出疏远的举措,就连凌杰母亲娘家也保持距离。

凌老太君的院子里,凌父,凌杰并几个本家兄弟一齐聚在这里商讨对策。就在这时,门房那边来报,说有个自称是万佛寺的小和尚拉了一车东西送了过来,是给老太君的。

万佛寺是上京最大的寺庙,就连皇帝祭天之礼也会请那里的住持诵经。凌家已是多事之秋,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即便那小和尚来的不是时候,也依旧不敢怠慢。

中门大开,凌父亲自带人去接。然而那小和尚似乎并不想多做接触,东西放下人就走了。

凌父命人抬着箱子回去凌老太君院子里。老太君亲手将箱子打开,刚看见内容,就气得脸色煞白。

里面赫然装着的,正是当时童攸抄写的九百九十八遍《药王经》,而最上面的九百九十九遍,也已经完成大半。在联想到之前万佛寺发生的事,凌老太君的怒意越发盛盈。

这童攸好伶俐的手段!

请千盏长明灯,抄九九之数经文,但凡知晓人事的,都要赞他一声好孝道。可实际上却放肆至极、处处在咒她不得好死。

那千盏灯时辰为到就熄了火焰,九九经文只差数句便中途停断。世人都言童攸足够诚心,那岂不是暗指她时日不多,阎王不留?

一时间,老太君怒火攻心,一口血吐出来,人就晕厥了过去。凌家再次手忙脚乱。

-------------------

小院

童攸正靠在软榻上翻书。边上伺候着的小童一边为他打扇,一遍绘声绘色的和他讲述着凌家的动向。

“少爷您不知道,那万佛寺的小师傅从凌家出来没多久,凌老太君就又不好了。只是这次比哪次都严重,说是吐了一地的血,人也晕过去了。”

“那不是正好?左右凌家上了丁忧折子,有点事干也免得他们太闲。更何况……”放下手里的书,童攸的语气变得越发温柔:“总归是亲戚一场,我不能看着他们真的欺君。”

-------------------

上京素来是风向变换最快的地方。哪怕是传承百年的钟鸣鼎食之家,一旦遭劫,不过月余也会彻底沉寂。而那些寒门学子,若能够仰承盛宠,封将拜相也并非难于上青天。

凌府便是这样,只不过他们并未就此低迷,反问密切的筹划着如何才能再次扶摇而起。

更何况,经此变故之后,凌家上下都变得谨慎了不少,同时也都在仔细的反思,偌大家族怎可能斗不过一个十三岁的普通孩子?说到底还是因为轻视才错失了先机。

然而凌家毕竟是老牌世家,一时失利,也未必没有法子扭转乾坤。

很快,凌老太君宣布病愈,并趁着太后千秋递牌子进宫。不过大半盏茶的时间,竟然让圣意扭转,重下圣旨,将凌父召回朝中,而凌家那些被批了折子丁忧的,也结束丁忧官复原职。

于此同时,凌杰作为凌家第三代也狠狠的出了一把风头。在重返国子监后的第一场考试中,凌杰一篇关于治水的策论一鸣惊人,竟被当朝大儒樊季青收入门下。

樊季青是当朝太子太傅最小的学生,学问也是顶尖的。凌杰被他看重,未来自是一片光明。

一时间,凌家上下皆混的风生水起,颇有几分卷土重来之势。

而童攸那边就平淡许多,除了每日在家读书也鲜少出门。可他却能够敏感的察觉到周遭的变化。

学子们素来自成一圈,同年录取者更是经常抱成一团,互称同窗。这种小圈子,便是未来官场的雏形。

可如今这个圈子却把童攸排除其外,原因为何,不言而喻。但童攸并不在意,与此同时,他的行事也变得越发滴水不漏,让人寻不到错处。

凌家和童攸之间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看似井水不犯河水。可有好事的能够看出来,凌家早晚要对童攸出手。而且这次会是直接碾压,不会再给他半分喘息的余地。

眼下掐断人脉,不过是第一步。

这便所谓世家权贵们惯用的手法,童攸的心里跟明镜儿一样,面上也没有半点焦急。更何况,他亦早有准备,不过还要在等一个机会。

毕竟,打脸就要打在最痛处,凌家这么点腌臜动作,着实让他不齿。

---------------------------

国子监辟雍殿

《礼记·王制》载,天子学宫名曰辟雍。

三间四脊,宝顶重檐,白玉铺地,琉璃为顶,方建造出了这样气势恢宏的辟雍殿。同时,也是上京大儒们受帝王所聘,公开传道授课的地方。因此,国子监的监生们,也素有天子门生的说法。

当今圣上推行儒学,各地学所也效仿着弄出这样的教台。只是上京的辟雍殿,能够登上讲台的,都是有名的当朝大儒,就连皇帝也曾经亲自莅临教导。

至于今天讲学的大儒,身份自然同样十分超然,正是太子太傅张子安。

张子安是出了名的学者,虽一脚踏入朝堂,但却依旧保持着他文人的风骨。纵然不至权倾朝野,亦不为人小觑。而与此同时,未来帝师这个名号也越发加重了他在大安的地位。

因此,想要拜入他门下的学子多如江鲤。毕竟有这样的师门作为靠山,前途自然容华似锦。

距离开讲时间还有大半个时辰,辟雍殿里却已经人满为患。国子监祭酒也早早就到了,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就连周围的侍卫也比往日多了三层。

可是纵然这般严格,也亦不能让兴奋的学子们安静下来。辟雍殿内人声鼎沸,细细听来,都是监生们尚带稚气的高谈阔论。

然而却有两个人完全与之不同。其中一个,便是童攸。童攸的位次在最后面的角落,本就十分不起眼,再加上他人又安静,越发不备重视。

而另外一个,却是凌杰。和童攸随遇而安的游刃有余不同,凌杰颇有几分刻意作秀的味道。

眼下这种吵嚷的环境,莫说念书,就连干坐着都觉得头疼。可凌杰却在专心的写着一篇策论。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三国:无双

三国:无双

烽言与凝
故事主要讲述一个底层小兵从三国乱世中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与三国众多名将交手,渐渐成长为一员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在乱世征战中主角对以后的出路慢慢产生疑问,更倾向于刘备阵营,在忠诚与背叛中,陷入挣扎与纠结。
历史 连载 1万字
重生大明之红月传

重生大明之红月传

信鸾修士
红月当空,天下大乱,且听夙夜阑干。山河破碎风飘絮,生世浮沉雨打萍。 吾辈当立乱世之不灭,延平四海。驱鞑虏,平贼寇,且看大明红月。
历史 连载 4万字
回到明朝开工厂

回到明朝开工厂

无语的命运
穿越到万历五年,这是最好的时代,朝有张居正改革、外有戚继光靖北。 倭寇靖、四海平,正是太平盛世,寻思着农妇山泉有点田,过个小日子,娶个小媳妇,种上几亩田,整点小发明,顺便医个病开个厂……这种日子挺悠闲的。 可救命之恩不是应该以身相许嘛,怎么能倒打一耙哪?在时代的裹挟下,施奕文只能一路向前,从小人物一步步走向巅峰……——————————书友群:150536833
历史 连载 49万字
六十年代春莺啭

六十年代春莺啭

张大姑娘
黄莺唧唧歪歪地出生在寒天腊月,老父亲劳心劳力,费劲巴拉地才弄了个半死不活,当命根子眼皮子底下带大。堪称大院一朵奇葩,街坊邻居就纳闷了,这姑娘怎么越养越不对头。 呵呵,对头就怪了,黄莺表示来自未来的大姑娘实在是适应不了如此贫寒艰苦的年代啊! 明天24入v,当天连更三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就那么拉一下票吧!
历史 连载 33万字
三藩反正

三藩反正

兰陵明华
他,在六十二岁高龄毅然举起义旗,掀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清风暴;他,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迫使康熙对其做出和解姿态;他,手下人才济济,英雄辈出,良臣如雨,猛将如云;他,就是吴三桂。 国内首部全方位正面描写吴三桂反清始末的历史著作,一部三藩反清战争的宏伟史诗,一曲晚年吴三桂迈向反正之路的心灵悲歌。 还原湮灭的档案,揭秘尘封的历史,你不容错过!
历史 连载 7万字
科举兴家

科举兴家

人生若初
科举兴家 一朝穿越,三代单传,爹还死了? 奶奶宠溺,娘亲疼爱,姐姐依赖, 为了他们,章元敬不得不奋起努力! 士农工商,那就靠科举发家,一步步成为家里头的顶梁柱! 本文将于0829入V,JJ原创谢绝转载~~感谢小天使们一直以来的陪伴支持,请手下一个么么哒~
历史 连载 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