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黄国华和李国生要离开面粉厂了,厂长尤得柱要为黄国华、李国生举办送别宴(其实就是在食堂一起吃顿饭),黄国华婉拒,他不想惊动厂里其他人,交接了工作,收拾好行李,和尤得柱聊了会,尤得住表达了对黄国华的感谢,说:“老厂长,你和国生的离开是我们厂的一大损失啊”,黄国华淡淡一笑,说:“得柱,你过谦了啊,损失谈不上,有了新陈代谢,才有动力,你的能力有目共睹啊,相信面粉厂在你的带领下,会发展的更好,我啊老了,思想僵化,视野有限,跟不上时代了”,尤得住说:“老厂长哪里话,你就是我的主心骨啊,你这一走,心里空落落的”,李国生也交接完了工作,推开厂长尤得柱的门走了进来,“国生,坐”尤得柱将凳子递给国生,黄国华问国生说:“工作都交接完了”,“交接完了”李国生回答说,尤得柱对国生说:“国生,全县在年轻干部里面,你是很出色的一位,县委、县政府领导对你都有很公正、客观的评价,在交通局大你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我们都看好你”,“谢谢尤厂长”李国生浅浅一笑,黄国华在李国生肩膀轻轻拍了拍,表示鼓励。

天空中,云层似画笔扫过,在高远的晴空里淡淡晕染,凄冷的风摇曳干枯的树枝,几片残叶簌簌的掉落下来,几只白色的家鸽在房顶“咕咕”叫着,勿的飞起,留下悠扬的哨声在天空回响。要离开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全是感情,初建厂时战斗的身影历历在目,仿佛昨日。其他几位领导同志也都过来了,司机已将黄国华和李国生的行李搬上车,二人一一和送行的几位同志握手道别,qì chē驶出了县面粉厂大门。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是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月份。进入腊月,春节就越来越近了,过年的气氛渐渐浓郁,置办年货,洒扫庭厨,都是要在腊月提前做好的事情。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盘算着该怎样度过这个春节,心头的忧虑如同这光秃秃的冬日景象,靠天吃饭,锄头底下刨吃食,李家庄的人们辛劳一年,也落不下几个钱。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年货大多都是一些土特产,或是到集市上用粮食换取过来的“稀罕”物件,过年最高兴的要算孩子们了,新衣服、好吃食、压岁钱、鞭炮,糖衣等等,始终是他们的最爱。

李贤老人算计着需要准备的年货,面类、肉食、糖瓜;红色纸、绿色纸、huáng sè纸;香炮、灶糖、神仙树……在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前,这些货物必须要准备好的,再挑选个黄道吉日,彻彻底底将家里卫生清扫干净,之后,全家人就高高兴兴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腊月初十,天一亮,婆婆张慧开始张罗着做小馒头,这拳头般大小的白面馒头,也称“蒸馍馍”,通常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重要时刻摆上桌面,成为餐桌上世俗而温暖的美食,也是一种最为隆重礼仪的标志。

晓佳放了寒假,在厨房帮忙,张慧将面团做成小馒头状,均匀的把手中的玉米面粉手轻轻撒在面团上,预防成型的面团黏贴到案板上。晓佳坐在灶台前一把一把的添着柴火,水滚了,她站起来揭开锅盖,白色的水蒸汽魔鬼般的充斥在眼前,遮住了她全部视线,担心柴火掉下来,她赶忙蹲下准备往里塞,但是柴火终究还是掉了下来,奶奶张慧埋怨说:“这么大的娃了,笨手笨脚,火都烧不好”,晓佳脸微微一红,顾不及火烧的疼痛,裹紧地上燃烧着的柴火一把塞进灶腔,柴禾燃烧发出的浓烟熏了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张慧瞥了一眼,放下手中的玉米面粉,厌恶的说:“你说上辈子我造了什么孽,你遭了什么灾,竟然进了一家门,骂不得,说不得,就知道哭,什么活儿都干不好”,“我刚揭锅盖,一不小心柴禾溜了下来”晓佳怯怯的回答说,张慧的语气中夹杂着严厉,说“别辩解,赶快把蒸笼支在锅上”。晓佳起身,使足全身力气,抱起蒸笼支在锅上面,蒸笼由木板和竹篾制成,分三层,足有半人高,面团混合水汽形成的污垢黏贴在表面,常年累积,增加了蒸笼的重量,晓佳力气弱,抱起蒸笼已是趔趔趄趄,所以,在支往锅台上面的时候用力过猛,“哐当”一声脆响,晓佳心中一惊,迅速检查了灶台一周,确认无任何损坏,悬着的一颗心随之落定,这一声响还是招来了奶奶的一阵责骂,晓佳没有吭声,蹲在灶台前烧着柴火。张慧嘴里没完没了的责怪,一边将成型的面团放到蒸笼中,解下粗布围裙,仍在灶前的草堆上,语气生硬的说:“馍馍熟了之后,把厨房打扫干净”,之后走出了厨房,晓佳回应了一声,畏缩在灶台前,添柴烧火。

街巷中,几个邻家小孩已穿上缝洗干净的衣服,嬉笑着,打闹着,如欢跳的小鹿,似欢快的小溪,手牵手奔走在街巷里,似乎在提前迎接春节的到来,一会高歌,一会低语,仔细听听,孩子们是在唱腊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小孩子们的合音天籁般回荡在村子上空,和着家鸽的哨声一起,在天高云淡的苍穹中,奏响着一曲意境悠扬的冬日赞歌,给这肃萧的冬日些许温馨的点缀。晓佳坐在昏暗的厨房里,灶台洞燃烧这的柴火光照亮了她俊俏的脸,小手扶着长长的玉米秸秆,机械的往灶洞中一寸一寸递着,头转向窗外,目光里满是渴望和羡慕,她渴望鸟儿的自由自在,她羡慕邻家小孩们的欢乐无邪,她希望和“上学四人帮”伙伴们一起快乐的玩耍,她想和村里女孩子们一起跳皮筋……晓佳脸上益出了笑容,似乎她正在伙伴们撑开的皮筋上,蹁跹起舞,“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马莲开花二十一……”,她就是一朵含苞待放的马莲花,和温室中的蓓蕾相比,只不过成长之路多了些羁绊与岔路,风雨无阻,但这朵马莲花,必将璀璨夺目的盛开。

“馍馍熟没有?饿死了”小姑彩娥扯着大嗓子奔了进来,晓佳被小姑的高嗓门惊吓到,柴火撒了一地,晓佳不顾直窜的火苗,迅速将柴火塞进了灶洞,火星还是溅到了手上,晓佳疼的直呲牙,彩娥在一旁哈哈大笑,大摇大摆走了出去。王婉芬已接近生产期,全身难受,炕上躺会、坐会、站会,都不舒服,她知道晓佳在烧火蒸馍馍,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挺着大肚子来到厨房,给晓佳说不要添加柴火,让余温催熟,晓佳断了柴火,将妈妈扶进偏房,上了炕,王婉芬注意到了晓佳手上柴火烧过的痕迹,拉着晓佳的手,抚摸着柴火烧过的地方,手背青紫色,隆起发肿,这是天冷生成的冻疮,柴火烧过之处变成了黑色小窝。看着晓佳的手,泪花在王婉芬眼眶中转动,心疼的问:“疼不疼”,“不疼,妈妈”晓佳伸手擦掉王婉芬脸上的泪水,王婉芬艰难的挪动身子,拿出在箱底存放的凡士林膏,挤出一节,均匀的涂抹在晓佳手背柴火烧过的地方。

馍馍蒸好了,晓佳踩在板凳上将蒸笼一层一层摘下来,白色的是白面馍,huáng sè的是玉米面馍,紫色的是荞麦面馍,一出笼,面香味扑鼻而来,晓佳选了两碟子形状好看的馍馍,一碟子给爷爷奶奶他们吃,一碟子给妈妈吃。上房内,乔乔在胡言乱语的说些听不懂的话,见晓佳端馍馍进来,将盘子夺了过去,拿起馍馍使劲往嘴里塞,馒头散落地上,晓佳一个个捡了起来,放到桌子上,李贤老人对晓佳说:“娃儿,给你妈端点白面馍”,晓佳应了一声,回厨房端另一碟子馍馍和妈妈吃。张慧拿起馍吃的一瞬间,狠狠白了李贤老人一眼,她不愿听到丈夫关心儿媳的任何话语。

李贤老人没有去吃刚出锅的热馍馍,吸了几口旱烟,去厨房精心挑选了几个大的、笑的开的(李家庄的人们将馒头蒸熟时裂开的纹路称做笑纹,如何人的笑脸。纹谷越大表示笑的越灿烂,是吉祥的象征,也是对生活美好的一种寄托)、形状完好的馍馍乘在几个盘子中,垒成金字塔状,一盘白面馍,一盘玉米面馍,一盘荞麦面馍,一字排开,分别摆放在上房祖先牌位和院子正中央的小方桌上面的天神排位前,分别焚上香,烧了黄纸,磕了头,作了揖,李贤老人、裹着厚厚的破旧羊皮大衫,愈加使他行动不便,满是老茧的双手支撑着小方桌艰难的站立起来,回了上房,拿起一个荞面馍吃。李贤老人举行的是一种祭祖祭天仪式,简单而庄重,在李家庄人们眼中,粮食,一年幸苦所得,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受到上天诸神的庇佑的,祭天,是五谷丰登后或重要节日里必须要做的一件重大事情,以谷物反哺敬祭诸神,表达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神明的虔诚和对祖先的感恩,而食物,永远是凡尘众生与天地神灵沟通的最朴素、最直接的通道,这些食物带着手的温度、承载着勤劳和智慧,也带着劳动人民对时光流转的感知,这种传统,从农耕岁月一路走来,也终将在我们的视野里渐行渐远。

李铁匠拾粪回来了,佝偻着身子,头缩在衣领里,头发长时间未清洗,毡片一样扣在头顶,肩头棉花红杏般从棉袄的破洞中露出,在风中凌乱着,他一手提着竹笼,一手拿着铁锹,竹笼里稀稀拉拉的散落着几块动物粪便,僵尸般走在冰冻的土地上。在经过李贤老人家门口的时候,李铁匠看到院子里摆放的馒头,知道李贤老人家有热馍馍出锅,他将粪笼和铁锹放在大门拐角处,直了直腰,大步走了进去,“四叔,四叔”李铁匠一边喊叫一边朝上房走去,李贤老人坐在火炉边抽着旱烟,听到有人喊,缓缓起身,张慧从窗户中看到是铁匠进来,对丈夫说:“铁匠咋来了?”,李贤老人揭起厚重的门帘,对院子里的铁匠说:“铁匠来了啊,赶快屋里坐”,李贤老人将铁匠迎进屋,李铁匠坐在火炉边的木板凳上,张慧下了炕,递给铁匠一个白面馒头,笑着说:“铁匠吃馒头,刚出锅的”,李铁匠没有说话,拿起馒头大口吃了起来,患病的乔乔看见铁匠吃着馒头,坐在炕上嚷嚷着要吃馒头,乔乔已吃过几个馒头了,这是在闹腾,张慧塞馒头到乔乔手中,乔乔嘿嘿一笑,口水顺着嘴角流了出来,张慧用手拭去乔乔嘴边的口水。“铁匠,饿了就多吃几个”李贤老人对狼吞虎咽的铁匠说,“铁匠啊,等会走的时候给惠英(铁匠老婆)带几个吧”,李铁匠专心吃馒头,嗯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言语,李贤老人和妻子张慧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全是无奈,看样子李铁匠是要撒泼了,在一连吃了几个馒头后,李铁匠打了几个饱嗝,用手擦了擦嘴,黑黑的脸上闪过一丝诡异的笑容,对李贤老人说:“四哥,馒头我带回去些,让惠英尝尝,嘿嘿,啊四哥,我家里好长时间没吃过白面了,你再给我点白面吧”,听到铁匠这话,张慧立马变了脸色,欲出口说话,李贤老人眼神示意妻子不要说话,答应了铁匠的要求,张慧不再作声,李贤老人起身找来编织袋,分别装了馒头、白面,李铁匠拿了东西,出门拿了粪笼和铁锹,心满意足,瘸着腿朝家中走去。

李铁匠走后,张慧责怪丈夫说:“你个老东西,给这无赖拿走这么多五谷”,李贤老人坐下叹气说:“铁匠是和我们家较上劲了,你看不出来啊?小匠的死他是赖再国生头上了,今天若是不打点,他会撒泼闹个没完没了,这只是个开始,哎,老天爷啊”,李贤老人依炕沿蹲下,“丝丝”的吸起了旱烟,张慧弯腰捡起乔乔吃剩仍在地上的半拉馒头,责怪丈夫说:“我们都没有多余的白面吃,你大方,送给他那么多?”

“不给点他是不会走的”李贤老人说,

“他不走?反了天了,看我不用棍棒赶走他”,

“这个国生啊,当初招惹他们干啥?现在人没了,凭铁匠两口子那修为,是要记恨国生一辈子的”,

玄幻魔法推荐阅读 More+
荒村拾遗

荒村拾遗

孙喜玲
简介:《荒村拾遗》内容丰富,作者历时三年,走访了晋城的一些自然村,用文字和镜头记载了30多个村庄的历史沿革、沧桑变化、山川风光、风土人情和文化精髓。作者以自己的亲历、亲见、亲感、亲悟为蓝本,以真挚的情感、流畅的文笔,既有对田园景色的摹画,又有对人文积淀的感悟,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激情,饱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玄幻 连载 5万字
别人养蛊我养身

别人养蛊我养身

黑茄酿啤酒
诡海迷雾。 人养蛊,蛊控人。 这是一个蛊掌乾坤的世界。 你捕获了铁皮蛊,获得了铁皮蛊源,变成了铁人。 你捕获了嗜血蛊,获得了嗜血蛊源,激活了狂暴。 你捕获了飞仙蛊,获得了飞仙蛊源,气势爆棚。 你捕获了麒麟蛊,获得了麒麟蛊源,拥有了麒麟臂。 美女? 对不起,我先用麒麟臂打爆你! ———— 吸收蛊源,强化己身, 不一样的蛊世界! q群827468526,不是【同人文】。
玄幻 连载 79万字
我与我的血之伴侣

我与我的血之伴侣

异界大魔神
某一天,突然一颗巨大的陨石降落在蓝星的某一个无人区,世界发生了巨变 武者、秘境、各路妖魔开始在这个世界出现,不知为何,滕卓凌闻到鲜血会有一股莫名的冲动... 让滕卓凌震惊的是,看似清纯可爱的林薇薇居然是个无敌腹黑加病娇,甚至于经常被逆推。 看起来比谁都高傲无比喊着要包养他的女主之一,居然是个比谁都还要纯洁的少女,更有各种各样奇怪性格的妹子朝他涌来 这一切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滕卓凌的历
玄幻 连载 0万字
重生之三世芳华

重生之三世芳华

殊途孤月丶
玄幻 连载 7万字
既然要穿越当然是群体的最好

既然要穿越当然是群体的最好

静空真人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玄幻 连载 0万字
方寸一尺

方寸一尺

温人骚客
夜未央,降寒霜,蟒雀吞龙,乱朝纲! 君非臣,臣非君,子非子心,现悲凉。 都知长安那夜糜乱繁华,却忘洛阳昨日血流成荒。 乐已殇,何时同卿慕歌而畅! 源灵化十方,日月当空,修道难掌擎天! 夜起时,并非黑白疆! 斩桃花,难清蓝色花瓣祸乱象! 只叹世事......太无常,大千世界,落下一尺,难画一亩三分墙。 朝花夕拾,只为方寸一尺!【展开】【收起】
玄幻 连载 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