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几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色晴朗,阳光普照,绿皮的列车轰隆隆的奔驰在原野上。
顾钧坐在靠窗的位置,托腮看着窗外的景色,他的心情可不像天气这么美好。
摸了摸别在腰上的剑,此剑其貌不扬,古朴而老土,有谁会想到这是举世名剑钧天剑呢,顾钧苦笑,想起了父亲临走前的话:“均儿,爸爸知道这对你未免太沉重,可爸爸实在是保不住这把剑了,现在我将这把剑传与你,希望你勿忘我顾家尚武之精神,我们顾家的传承,全系在你身上了。”
老父悲戚,羞愤的神情如在眼前,顾钧只觉得头开始疼了起来。
顾钧是一名即将步入高三的学生,这趟的目的是转学到沿海大城市,lh市,学校是名校临海中学。清贫的顾家没有能力负担临海中学这样的名校的费用,全都靠父亲的一位老战友资助。
而如此大费周折让顾钧转学临海中学,只有一个目的,为一年后的“大入闱”门派考核做准备。
东华国的学生在初入高三时将会面临分科的选择,分为两科,文科与武科。学文则可参与高校联考,考入大学名校钻研经世科学,学武则面临“大入闱”考核,通过则可进入武林中的名门高派进一步修炼。
顾钧原本志不在武功,一心一意想要学好文化科学,考入一所重点大学。这一点顾钧的母亲大力支持,即使是极力希望顾钧学武的父亲多次反对无效后也不得不同意。
若按计划走下去,顾钧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考上玉京大学,出人头地。然而事与愿违,顾家近期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是兄弟阋墙的家门丑事。
与顾钧喜文厌武的情况不同,顾家是一个武学世家,顾钧的爷爷顾维城是上上一代武林的名宿,享有泰斗地位,父亲顾承宗天赋非凡,早年参军,是军界看好的一代新星。叔叔顾承武虽不善武功,然而在商界经营的风生水起,从南武林到北武林,提起顾家,所有人都要竖起大拇指。
然而福兮祸所伏,顾承宗在军队顺风顺水,谁也没料到他竟然与人私斗,更匪夷所思的是他的气海居然被破,一身武功化为乌有,还落下的严重的内伤。顾维城听闻这件消息,又惊又怒,一气之下呜呼而去。
顾承宗对私斗之事绝口不提,人们只道是他不知天高地厚,惹了什么隐士高人。说起来顾钧厌武,与这件事也有很大的关系,觉得武功只会让人狂妄,托大寻事,徒徒伤害周围亲人罢了。
总之,走了地位超然的老头子,顾承宗又成了一个废人,军队当即以违纪的理由将顾承宗一脚踢开。顾承宗离开军队,回到老家秀水市寻了了小差事勉强养活家人。
而顾承武,虽然失了靠山,可他并不靠武功吃饭,凭着以往经营的人脉关系,倒也缓过气来,比孤零一人的顾承宗要好过不少。
然而顾家的败落不可避免,对罪魁祸首顾承宗,顾承武怨恨的同时也越发的瞧不起他,对他的状况不闻不问。顾钧家为了维系顾承宗的伤势,花费了大量的钱财购买良药,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好在顾钧从小懂事,从来不问家里要钱,学习也刻苦,一家子总还有些盼头。
可是最近海东大派阁山派的长老林真在一次演武论道的采访中偶然提及对顾家至宝钧天剑钦慕已久。顾承武便动起了歪心思,逼上顾承宗家门要他交出钧天剑以供他献给林真做讨好上进之用。
钧天剑,是顾家代代相传的至宝,历经千年的风霜,乃举世名剑,更是身份的象征。顾维城在顾承宗参军之时,将此剑传与顾承宗。
如此家宝,顾承宗自然不肯交与顾承武,然而他一身武功尽废,面对咄咄逼人地顾承武无力保全,只得拖了个一年之限,而顾钧,要做的就是在这一年中努力修炼,通过“大入闱”考入山门大派,断了顾承武的心思。
对此,顾钧虽不情愿,可也知道钧天剑是顾家传世之宝,若任由顾承武胡来,顾家失了立家之本不说,更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虽然他从未接触武学,也只能咬咬牙决定为了顾家,弃文从武!
顾承宗当下大喜,不过要在一年的时间内通过“大入闱”,秀水这个小地方是锻炼不出来的。顾承宗当即联系了过去在军队里的好战友,托他安排顾钧转到师资力量雄厚的临海中学。
于是,从未离开秀水,一心要学习文化知识的顾钧,拿着临走时顾承宗给的钧天剑,风风火火的搭上了开往临海的列车。
顾钧所坐的绿皮车是较为廉价的列次,车上人龙混杂,有背着好几大麻皮袋的憨厚农民,有戴着眼镜,挎着公文包的斯文人士,更不缺纹着纹身,戴着金链,满口粗话的社会人。堪称一片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