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时何江和弟弟的学费一年加起来一万多,对于农家来说压力很大。何必成听人说捕鱼队招人,于是每年的9月至12月,父亲就外出到江西、湖北等地的随捕鱼队打工。工作辛苦,但收入还不错。
何必成在外辛苦,母亲曾献华在家操持,他们唯一的动力就是两个孩子好好读书。那时,他的同龄人很多因为家中无人管束无心学业,都早早出外打工。父亲对何江说,“诸葛亮从南阳茅庐走向群雄争霸的舞台,韩信穷困但协助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出身不能选择,但有才能的人,终会实现自己的抱负的。”
2005年,何江从宁乡一中345班毕业,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大一的初冬,天气很冷了,何江的脚上还穿着凉鞋,科大的同学一起出钱买了一双300多元的球鞋送他。何江很感动,他打电话对父亲说了这件事,父亲说,“江伢,滴水之恩,应该涌泉相报。你可以用自己的长处帮助大家。”何江激动地说:“对呀,我要教会大家做100道数学题。”后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何江带头捐款捐物,他说:“父亲告诉我的,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一定能助人渡过难关!”
大一寒假回家,他告诉父亲,“我想申请读美国的哈佛大学。”何爸爸对我说:“我不信,我说,你就吹牛吧。”在朴实的何爸爸看来,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何江却开始认真准备出国事宜,为了准备留学的托福考试,他跟着英语磁带朗读,背单词他目标明确,心无旁骛,学习效率奇高,仅仅寒假9天就背了9000个单词。
到大三,他的成绩已经稳居第一。那天他给父亲打电话,声音中透着骄傲和自信:“爸爸,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拿到‘郭沫若’奖学金了!另外,哈佛的申请过了一关了。”何江自信的声音从话筒里传过来。那时,何江已经提交哈佛申请,三门必考内容,一是英语语法词汇;二是英文写作;三是数学。何江考了2300多分,高出录取线100多分呢!何父对我说:“那时候,我开始有点相信儿子读哈佛的话了。”
哈佛牛人再多,我儿子也不错呢
之后,他埋头准备一系列申请资料,包括导师推荐信,中英文成绩单、个人简历、获奖证书等……2009年,他终于等到了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伸出橄榄枝,到哈佛硕博连读。相比其他出国读书的孩子动辄百万的留学费用,何江仅准备了单程机票费和一个月生活费就启程了。因为他已经申请到了足够的奖学金。
刚到美国的何江点不习惯,他用skype电话软件给家里打电话,“爸爸,这里诺贝尔奖得主扎堆、名字被印在教科书上的‘牛人’随处可见,我真是不自信!”父亲哈哈大笑,“江伢,你能到美国去读书,多牛!哈佛牛人再多,我儿子也不错呢!”
妈妈问,“这些大人物是说你不行呢?还是说你不错呢?”何江说,“他们跟我在一起,倒会时不时鼓励我一番,对我说‘goodchinese’。”
妈妈说,“对呀,我就一直觉得你不错呢!”他想起幼时妈妈也是这样,总是鼓励他,在他读书期间,他一直觉得自己不错。他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了。”放下电话,自信重新回到了何江的脸上。
何江和我聊到这里说:“多年的求学生涯,我一直认为自己还不错,因为妈妈总是不吝表扬我,没想到一个乡下的农妇与美国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妈也是一名合格的教育专家。”何江在哈佛学习时英语口语不太好,因为中国学子扎堆,大家自然用母语交流,很难找到机会练口语,怎么提高呢?
不久之后,他得知哈佛的本科生招辅导员,何江去申请,他对父亲说:“当上辅导员,可以多和本科生练口语了。”父亲赞了他,“江伢是最会动脑筋的伢子,走遍全球都不怕!”何江对我说:“高中之后,父亲虽然不能在学习上提出什么意见,但他总会鼓励我找到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这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