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娘道了谢,拿过来吃两口。七娘盯着她的眉眼,笑道:“我看着六姐姐的身子一日日好起来了。”
六娘文文静静地道:“是托了母亲的福气。”
小孩子的寒症并不好治,不是吃些滋补的东西就能好了的。
“母亲怕六姐姐来回奔波操劳了,还专门给妹妹配了十二个跟车的丫鬟,到时候过去了,妹妹累了、渴了、饿了,都有人随时伺候着。”七娘笑看着她:“母亲真是慈爱。”
六娘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派这么多人监视她,许氏倒是看得起她。
不一会儿到地方了,七娘先踩着凳子下车,站在车下头伸手将六娘扶下来。六娘顺着她的手下来了,宰相府中已经有两个嬷嬷并许多媳妇丫鬟出来迎接。
七娘拉着六娘的手,由嬷嬷迎进了宰相府。一进府门,两人都低头走路,不敢左顾右盼。宰相府人丁稀少,宅子却修得比尚书府更广阔,两人先是绕过外园,进内宅后约莫走过了四五个院子,嬷嬷才示意到了,将两人引进了一间门前种满了葡萄和牡丹花的庭院,这就是成国公夫人甄氏的院子了。
一见两位小姐前来,台阶上坐着的四五个穿红戴绿的丫鬟们都站起来,笑说:“夫人刚刚还念叨着,可巧就来了!”一边打打帘子。七娘六娘两个屏息凝神,进去跪下行了大礼,口称大伯母。
甄氏忙笑着命人扶起来,道:“我瞧着东府那边的孩子们,心头最是羡慕的,可惜自己没有福气。”又拉着两人嘘寒问暖一番。
因着七娘、六娘两个在东府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卑微的存在,甄氏又是怀着心思叫两人过来的,此时也就是做做表面功夫。她甚至不了解六娘的病情,只笑着说:“听说六娘前些日子风寒了,如今在我那弟妹的调理下,也大好了。”
看着甄氏尚显年轻的面庞和细腻的手腕,六娘心里有一瞬间的艳羡。她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一辈子都没吃过苦的女人。
这样的一辈子,不知道是上一辈子做了什么天大的善事才能换来的。
“原本还该让你们见见你们大伯父,只是他今儿在宫里,从昨晚上到现在都没回来。”甄氏笑着解释。六娘继承了成国公爵位的大伯一直在京城做官,虽不如宁国府世子政绩斐然,凭着父亲的人脉倒也做了三品的礼部侍郎。
礼部侍郎除了因掌管祭礼受人尊重,实则没有很大的权力。
金陵府尹却不一样,外放的三品府尹,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个土皇帝。
但是,如今的成国府仍是宁国府需要巴结的对象。当初老丞相是扶持了圣上登基的功臣,这么多年一直是圣上心腹。圣上重情义,只要他还在位,成国府就会风风光光地。
甄氏正和两个孩子说话,外头蔡先生到了。甄氏急忙领着两个女孩站起来,迎上去道:“先生好早!”
“夫人安好。”蔡先生头上绾着干练的圆髻,她的头发大半都已经白了,却并没有用油膏染黑来遮掩。七娘、六娘两个跪地拜师。
六娘跪着的时候,感觉到有一股极其锐利的目光定在了自己头顶上。她并不敢抬头,心里已经给这位蔡先生描了个轮廓——精明,能干,虽然老了但脑子怕是转得比谁都快。
上辈子她在宫里待的时间不少了。宫里有很多种人——当然都是聪明人。只是聪明人也分种类。
因为宫闱生活中,一步踏错的代价太高,因此大多数人是稳重、不急不躁的性格,不会很快地决定一件事。当然也有蔡先生这样的,干练、性急。只要脑子够快,性子急一点没关系,宗旨是不能出错。
蔡先生在椅子上坐了,吃过两个小姐亲手奉上的茶,正式收徒。
说了一会儿话,七娘、六娘随着蔡先生去绣房中。因着是第一日,蔡先生拿了两本教授分辨不同绣线的书给两人看。
一上午晃晃悠悠地过去了。
两人同蔡先生留在东府里用过了午膳,东府的车马准时过来接。七娘照例先将六娘托着举到车上,自己才踩着凳子上车。等到了东府,七娘扶着六娘下来,笑道:“今日有幸成了蔡先生的徒弟,咱们去和母亲说说吧!”
六娘满面笑意:“那是自然!”和七娘拉着手往豫园里去了。
然而刚走到了豫园的院墙外头,却乍然听见一声高亢尖利的喊叫:“放开我!放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