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吴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的深秋,桓温终于在宛城老家等到了从建康来的征辟令,尽管他对此已经预先有所期待,但是朝廷授予他的职位还是超出了他的期待——初出茅庐的他被辟为琅琊王府的王文学掾,官阶六品,同时又承袭了父亲的爵位万宁县男。这万宁县男的阶品为二品,刚好比桓温起家的职品差了四品。

在晋代亲王的封国当中,实权最大的是內史,相当于封国内的丞相,品级最高的是王师(或者王傅),再往下才是王友和王文学。当时的琅琊郡在南迁后并没有获得实土,所以琅琊王只能乖乖地呆在京城,是无须之国的。当时担任司马岳琅琊王师的是朝中重臣侍中、五兵尚书蔡谟,琅琊王师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挂名的虚职。时任琅琊王友的是东晋第一围棋高手王恬。琅琊王文学却一直空缺。

王文学本来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以及兼管郡内教化、礼仪之事,但琅琊王府既然没有实土,而且苏峻之乱后百废待兴,王府中很多职位空缺,即使没有空缺,在职者往往要身兼数职。这时琅琊王府的王文学掾不但要承担王府的教育和礼仪之事,还要负责公椟文案的草拟,活脱就是一副领导秘书的模样。

桓温对于获得这份官职略有诧异,在感觉上是得失参半。他原先以后庾亮会把他辟入芜湖的平西将军府为椽吏的,这样的话离宛城就比较近了,而且桓温在看完《孙子略解》后,竟然以为自己对军事很有天赋,很渴望得到一份能够参赞军务的职务。不过,桓温失望之余也是颇获安慰的。桓温心想这庾大人可真有趣,他不让我进将军府,却给我推荐了这样一份公府当中的美差,虽然没有什么实权,比殷浩的五品记室参军还低了一品,不过这琅琊王差不多相当于王储的地位,能够做琅琊王的都是皇室的至亲,所以这琅琊王府可比一般的王府的级别都高,能够进入这个顶级的王府就意味着自己未来的前途有了一份坚实的保障,而且这里面的椽吏的俸禄也比其他公府来得优厚,将可以极大地改变桓家目前窘迫的生活处境。

桓温少年的时候就调皮捣蛋,虽然他父亲从小就打算把他往仕途方面培养,但是他却很少设想自己以后正儿八经的当官的情形,后来更是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报仇,当官的愿望就暂时放在一边的。现在大仇得报之余,桓温从殷浩身上切实体会到了当官的各种好处,也就对自己未来的仕途生涯产生了各样美好的憧憬。但是他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顾虑,就是尽管他是在宣城衙门生活过一段时间,但是对于官场上的诸多规矩还是不甚了了,他颇有点担心由于自己的无知而在初出茅庐的时候丢人现眼。

桓温就这个问题向母亲求教。孔氏说:“我虽然也算是大户人家出身,但是官场上的规矩我也不懂。不过在我们这个地方,最懂上面规矩的就应该是郡丞张俭了吧。”

桓温以往对张俭的印象不太好,他觉得这家伙就是一个只知道明哲保身的老滑头,不过这老官油子对于官场上的规矩一定知道很多,于是就决定上任之前去登门求教张俭。

在接下来的一个沐日的早上,桓温就拿了些手信来到宣城衙门。把守衙门门口的皂隶认得桓温,问明来意之后就点头哈腰地把桓温带到了张俭平时起居生活的小宅院门前。皂隶让桓温在院子的门口先等一下,他则先行禀告一下张俭。

桓温没等多久,就看到穿着便服的张俭快步走出来,一见面就跟桓温打躬作揖说:“元子,你可来了,听说你要起家做京官了,我真是替你高兴呀!”桓温故作若无其事地说:“无非就是一个六品的小官而已,郡丞您就别寒碜我啦。”张俭道:“元子,你以后别郡丞长郡丞短的,就叫我张俭得了,你可能还不知道你这六品官背后的名堂可大着呢,你以后若是青云直上,可要记得我这做叔叔的。”说完转身对着皂隶说:“我今天来了贵客,不去公田了,你帮我去催促一下那些佃户,让他们勤快点,否则误了农事我可就要喝西北风了。”

桓温问道:“您今天有事?要么您先忙,我改日再登门请教?”

张俭急道:“元子你是什么话,你这贵客我怎敢不接待。我也没别的事,就是官府分给我做俸禄的占田这段日子赶着收成了,今天本想趁沐日想去监督监督的,既然你今天来了,这等俗务肯定是要抛开一边的。”

桓温说:“我如此耽误你个人的钱粮,真是不好意思!”张俭一边客套道:“哪里!哪里!”一边就把桓温领进院子里面的客厅就坐。

桓温在胡床上坐定后缓缓地说:“公约叔,实不相瞒,我今天专程登门拜访,确实有点小事相求的。”

张俭热情地说:“元子,你有什么事就尽管跟我说,都包在叔身上了。哦,我记得了,朝廷要求郡上支付给你们家的桓大人的抚恤金还没有付清呢,这事情我明天就催着办,保证在你上京前把这件事情完全办妥!”桓温感激地说:“公约叔,这可难为您啦。我知道郡里财政一直以来都很拮据,所以也不曾追得很紧。”

张俭自责的说:“在桓大人的抚恤金的这件事情上,我知道自己很对不起你们桓家,也很对不起桓大人生前的栽培之恩,可是我真是有苦难言呀。你看我这头发和胡子,都是这几年愁白的!”

桓温装作不解地问:“现在整个宣城岂不都是您说了算的,又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您呢?”

张俭摇头道:“元子,你在京城捡了份好差事,你将来只要讨得王爷开心就行,不用为柴米油盐这等俗务操心,你可知道我这种地方小吏每天要应对的事情有多难吗?”

桓温说:“当官的最怕的是‘上面一纸文,下面千张口’吧,公约叔忧愁的可是这等事情?”张俭故作惊讶道:“元子,你真不愧是桓大人的长子,一下子就让你点着了为官的难处了,你让我好生佩服啊。哎,这公府如狼,民生维艰,我夹在两者之间是度日如年呐!”

桓温说:“要是当官都这般辛苦,而世人为何又对当官趋之若鹜呢?”

张俭叹道:“只不过是我们这般郡县小吏辛苦而已,上面那群高高在上的士族高门当官可真是风流快活赛神仙哪!”

桓温说:“我父亲当年也是起家于州主簿而已,公约叔您这么能干,以后升上太守、刺史之类的也不难吧?”

张俭道:“世侄,这你就不懂了,你们桓家虽说不上是高门,但怎么说你父亲也是过江名士之一,我们这般寒门出身的吴人哪有什么好的出路,所以我也认命了,这个郡丞我已经是做到顶了。”

桓温道:“照您这么说,吴人就永远也不可能升到二品以上而成为高门啦?”

张俭说:“这个也不尽然,荆、江两州的刺史陶侃陶大人现在已经官至侍中、太尉,又都督八州诸军事,被封长沙郡公,可说是位极人臣。”

桓温说:“这不就是了吗,您应该以陶大人为榜样才对呀!”

张俭苦笑一声道:“元子,看你说得多轻巧呀。陶大人之所以能够升得上去,一个是荆州地处荒莽,朝廷高官多不肯去那里就职,另一个是陶大人极其能够吃苦,已经不能按常人来看待了。而宣城这个地方虽然不是很肥,但是弊端在于离京城太近,达官贵人们都喜欢拿这里作为升官的垫脚石,我在这里能够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已经不容易了,我是无论再怎么用力挤,也是也挤不上去的。”说道这里,张俭好像突然才发现直到现在还不清楚桓温此来的目的,于是就不再吐槽,转而问桓温来找自己有何贵干。

桓温把来意说明之后,张俭推说京官与地方官的规矩大不相同,他自己也没有做过京官,怕误导桓温。桓温诚恳地说:“公约叔,郡县不就是一个小朝廷吗?只要你愿意把郡里面的规矩讲清楚,我也就能够把朝廷的运作了解个大概了。”

张俭看推不过,就把郡县里面的一些规制明明白白地讲了一遍,桓温原来还以为张俭是个平庸的官员,对他从内心讲也是有点轻视的,没想到他对于郡里面各方面的制度和规定了如指掌:无论是从郡县一级办事的机构如何运转,到郡县官吏的招聘和退休制度,公章的管理与使用,编外机构的维持与运作,官署的保密制度,乃至到衙门的食堂以及上下班管理制度,他如此这般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听得桓温是频频点头、一一记录。

张俭的这一番论述足足谈了一个半时辰才告一段落,桓温听后大为叹服,虽说他自小出入衙门,但以往对政务事项其实兴趣不大,对于很多官场上的规定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张俭这次等于帮他梳理了一个小官府运作的整体概念,如此一来,他原本有点发虚的心就变得踏实了不少。

张俭讲着讲着也有些累了,于是就叫佣人上了一些茶果,两人边喝茶边品尝几样小点心。

张俭歇了好一会,问桓温道:“元子,叔刚才讲了这么多,你明白了多少?”桓温说:“我大概都明白了,不过我还是有点不满足,您刚才所讲的都是一些台面上的规矩,没讲台底下的规矩呀。您能不能帮我讲一下衙门里的各项陋规呀。”

张俭被桓温的坦诚吓了一跳,他心想这小子想干嘛呢?不过他老于世故,沉吟了一会缓缓道;“这陋规嘛,各处衙门皆有,各个衙门都不尽相同,一下子讲都讲不完,这个要自行琢磨的才好哇。

桓温邪邪一笑道:“公约叔,我初入仕途,血气方刚,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坏了规矩,你就帮我扼要地讲几个例子,也好让我有所防范。”

张俭见退却不过,只好先应付几句道:“这陋规嘛,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的。朝廷的规矩是由上面的大人定的,上头虽说定了好多的规矩,可是总要靠下面的人来执行的,这下面嘛,只要是个人,在执行上头的规定的过程中就总会走点样,而陋规则是由实际办事的人约定俗成出来的不成文的规矩,反而容易得到最下面人的遵守。这事情就这么简单。”

桓温道:“这陋规毕竟是朝廷所禁止的东西,为何朝廷不来管一下呢?”张俭说抿着嘴说:“元子,你还年轻,很多事情要吃过几次亏才能看清楚看明白的。这陋规是无处不在,禁而不止的,有道是‘手持权柄,利心自起’。只要一个人手里有点权,这陋规就如影随形般跟着你,谁也摆脱不了。”

桓温执拗地问道:“那就没有人尝试过打破这陋规吗?毕竟这种东西对于朝廷来说是个大害。”

张俭:“也不能说没人去动过这些规矩,至少我亲眼见过一个人是想过办法让一些陋规变得更规矩一点的。”

桓温好奇地问:“是陶侃陶大人?”

张俭说:“不是,陶大人固然名满天下,我却没跟他接触过,不知道他是怎么对付陋规的。但是令尊桓大人是一个有节制、有担当的良官,也是我唯一亲眼见过的想对陋规动手脚的人,不过,他来我们宣城的时间不长,很多事情只是徒有想法,还没有落到实处就去世了,否则我辈倒是可以大开眼界呢。”

桓温道:“那您自己就没有一些亲自出手打破陋规的想法吗?”

张俭叹道:“凡是能做这种有违常理的事情的都是些有大担当大理想的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最多也就是凑凑热闹,开开眼界,真让我们甩开膀子带头干,那最终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桓温略带不解地问;“您的意思是上面的总干不过下面的?”

张俭无奈地说:“在情理上谁都难以接受,不过事实确实就是这样。”

玄幻魔法推荐阅读 More+
握刀踏江湖

握刀踏江湖

卧榻听烟火
春秋战国,百年战乱,最终天下三分,三大枭雄共主天下。自幼被弃,在江湖之中左右逢源,领悟人情冷暖,自己是谁,又来自哪里,一个个谜团等待着她去慢慢揭晓收起
玄幻 连载 0万字
王爷,你裤子掉了

王爷,你裤子掉了

望朔
她为了去到约定的地方,苦读两年,不料因为意外穿越到不认识的朝代。被迫出嫁,一纸契约,她本以为实力足够强大后就可以远走江湖。不料她的热情,冷漠,聪明,狡黠,悲痛...尽收他眼底,她的与众不同也令他诧异。于是他出尔反尔,始终不肯放她离去。她开始动心,他却伤得她表现出最冷漠的一面...他霸道地宣布:“就算你逃出王府,我铲平江湖也会把你找出来!”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帝啊!我上辈子不该说你坏…
玄幻 连载 7万字
都市之宇宙最强奶爸

都市之宇宙最强奶爸

会奔跑的蜗牛
“慕无双,就凭你也配与本仙帝争锋?”仙界某至尊仙帝俯视着慕无双道。 “区区沙砾,不及我半分!”慕无双抱怀笔挺而立,不屑回道。随后一指,仙帝瞬间爆炸。 ..…… “粑粑,我要吃冰淇淋!”地球上,一个十分软萌的小姑娘奶声奶气到。 “好的,宝贝儿!”慕无双溺爱道。 “粑粑,我还要吃麻麻的奶奶!” “……好,我去把她请回来!” …… 慕无双一个令...
玄幻 连载 6万字
归埃地

归埃地

日出东隅
黑夜追杀,不山湖泊,强者为王,仙路漫漫,从神都说,此界最终会沦为废墟
玄幻 连载 1万字
执笔执剑闯天下

执笔执剑闯天下

古城第一少
一个善良的执笔少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后,一手执笔,一手执剑,快意恩仇,踏上自己特有的修行路,活出自己的精彩。
玄幻 连载 0万字
人鱼观音

人鱼观音

杭州婉娩
【人鱼原是观音分身,真仙毕竟转轮圣王转世,西方三圣的来由有其隐秘之处。 且看观音、如来,如何法音宣流,大赦天下。】我是鱼身,七百年前,你教会了我诗词歌赋以及一些人类知识,让我得以在今世进入人类世界阻挠人类攻击海洋生物; 你是仙人,四百年前,为了拯救与你无关的海洋一族,你献出了生命,之后堕入轮回,强大的力量在隐藏的基因里。 我们相逢了,而你早已不认得我,但骨子里的亲近和为人类和平而努力的因子吸引彼
玄幻 连载 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