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倾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起三国,必谈曹操。说起曹操,必谈三国。
其实曹操到死都没有看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的最终形成,他的一生一直是属于汉朝的。但是因为人们总是习惯把黄巾起义后的东汉时期和西晋统一之前这段时期统称为三国时期。所以曹操就由东汉曹操转变成了三国曹操。
曹操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都是白脸奸臣的形象,曹操简直是奸臣的代名词。过去人们在茶馆听评书讲三国,每当听到刘备失败时无不报以同情,长吁短嘘。当听到曹操失败时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曹操的传统形象可见一斑。这样的形象在中国维持了大概一千多年。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曹操的认知才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了——毛先生。
曹操是毛点评最多的人物,毛本人对曹操是十分景仰推崇的。也曾把曹操出现在自己的诗中。“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抒发对魏武帝曹操的怀念。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一流的帝王毛都说他们“略输文采”和“稍逊风骚”。但是对曹操,毛从未发表过任何指责。
毛曾亲口说过:“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也正因为有领袖的最高指示,所以史学界学者、专家们闻风而动。郭沫若、翦伯赞等著名历史学家纷纷发表文章,从而在1959年形成了一股为曹操翻案之风。1959年8月11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又说:曹操被骂了一千多年,现在应恢复名誉。自此以后,曹操便被恢复了历史名誉,由篡汉的奸臣摇身一变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了。就连京剧舞台上的曹操,也在眉心添加了一红点,用以表示好人身份。
为什么要说曹操无奈呢?其实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在那个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要想翦灭群雄、一统天下就不得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这样就不得不背负“不忠”的骂名。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是成功了,但一统天下的事业却失败了,反而落了个“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名声。
假使汉献帝不是落到曹操手中,而是落到袁绍、袁术、吕布、刘表手中那又怎么样呢?汉献帝依旧是个傀儡,那些军阀那个不是自己打天下的,没有人会把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当做天子供奉起来的。那么“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骂名就落到那个汉献帝的拥有者身上了。
汉献帝在董卓手上时,董卓被骂。汉献帝在曹操手上时,曹操被骂。这个结症就在汉献帝身上,他被谁攥在手上谁就注定被骂,就是这个道理。
不要因为汉献帝被董卓和曹操都挟持过就把董曹二人相提并论。董卓是十足的混蛋,为人残暴,且并无任何利国利民的成就可言。曹操就不同了,他的成就有目共睹。
首先是对待汉室的方面,董卓自行废立,废掉刘辩立刘协。最后又杀死刘辩和他的母亲,对汉室皇族任意杀伐。曹操不同,曹操并没有行过废立之事,并不以好恶任意废立皇帝,所以汉献帝一直是皇帝这点从未改变。对于汉朝皇室,只要不触犯自己的利益,还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其次,董卓把持朝政时滥施暴政,弄得民怨沸腾。最后由袁绍牵头的十八路诸侯公开讨董,天下形势比之前更加混乱了。而曹操把持朝政后,采取积极政策把自己的力量发展壮大。平吕布,剿公孙瓒,灭袁绍,一统中国北方。对结束分裂促进统一是有大功的。
因为汉献帝,曹操背负了汉贼、奸臣的骂名。可是为了平定天下他又不得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曾说:“我不在乎天下人怎么看我。”其实并不是他不在乎,谁人不想留一个美名千古流芳。他知道这骂名不是他能改变的了的,不如选择性忽略。这也多多少少体现了他对此的无奈。
还有就是,自始至终都没能完成统一中原的心愿。曹操面对的纷乱局面比其他任何一位一统天下的开国皇帝都艰难很多,汉廷内部反对曹操的力量很大,各地割据势力都十分有实力。曹操没有太多精力去组织开展一场有始有终的统一战争。奈何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谋臣良将多如牛毛。又偏偏遇到了个才华横溢的周瑜周公瑾,阻挡了统一的进程和曹操的雄图大志。(演义有夸张成分,正史记载赤壁之战是周瑜的杰作,与诸葛亮关系不大)让曹操至死不能“不见九州同”。
赤壁战前,天下诸侯只有江东孙权、西凉韩遂马超、汉中张鲁、益州刘璋和一个刘备。赤壁战后曹操虽元气大伤,但韩遂马超张鲁最后都被曹操所灭,至于刘璋更是不值一提。曹操的实力是直接碾压这些人的。可以说,只要赤壁之战打赢孙刘联军,也就无人再是曹操对手了,横扫环宇不过是时间问题。
可天公不作美,流行的瘟疫大大降低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再加上北方士兵不习水战等其他种种不利因素。赤壁大败,火光之中“樯橹灰飞烟灭”。曹操无奈,统一的阻力太大了,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
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黄巾起义算起,到平定中国北方。这个时期,花去了曹操近三十年的时间。岁月已经把他的壮志豪情消磨的差不多了,他也发出了“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感叹。
人老了,豪情不在。面对衰老的自己,不可推卸的骂名和如此艰难的天下形势。曹操也只是深深地无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