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染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丁文志回到家的时候,丁父正在书房教丁安生念千字文。

“爹,今日不忙了?”丁文志站在书房门前,笑问。

丁父被他这个声音惊了一跳,随即才反应过来儿子回来了,立刻激动起来,“文志,你考完了?”

丁文志淡淡点头,“考完了。”

“考得咋样?”丁父问,“有把握能中举吗?”

丁文志道:“我也说不准,毕竟能不能中,还得看主考官的喜好。”

丁父想到了什么,问他,“你当初从京城赶着回来,是国子监那边提前帮你报考的吧?”

丁文志嗯一声,说是。

“那你既然是国子监的监生,在考场上就没有点什么好处?”丁父又追问。

好处?

丁文志想起老秀才跟自己说的那一番话,听着像是那么回事儿,可谁知道呢,万一主考官刚好就不喜欢他的文章,就算再是监生,也能给他踢出录取范围来。

见丁文志发呆,丁父便知这个傻儿子什么都不知道,叹息一声,“罢了罢了,咱们尽人事听天命,你能心态平稳地从考场上归来就已经挺好。”

丁文志道:“爹,我在半道上遇到隔壁村的老秀才了,见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就捎了他一程。”

“哦?你们俩一起去的省城?”

“对。”丁文志道:“他告诉我,这是他最后一次乡试了,再考不中,就弃文回家种田。”

对此,丁父沉默了会儿,才说:“要真是那样也好,我听说家里三个儿媳因为老秀才读书这事儿,早就吵得不可开交了,前些年闹着分了家,后来这几年老秀才读书的钱,都是他老妻当年嫁过来的一点嫁妆,只怕是他心中有愧,觉得再不中就没脸继续往下读,这才下定了决心只考最后一场。”

说完,丁父又问丁文志,“那贡院放榜没有?”

“没呢!”丁文志道:“还得等二十多日,那位张老伯说他要留在省城等到放榜才肯回来。”

丁父一辈子没去过省城,不知道贡院啥样的,“那到时候放榜了,你还得跑一趟省城?”

“不用。”丁文志笑着说:“如果中了举,省城会安排人上门来通知。”

“那挺好。”丁父眉头舒展了些。

知道儿子回来,胡氏张罗了一桌好饭好菜,一家人围在桌前,把中秋的团圆饭给补了回来。

这二十天里,镇上最热闹的话题就是丁文志科考的事。

桃源镇秀才不少,举人却是几十年没得见过一个,丁家祖上倒是出过一位,但那都是不知多少年前的事儿了,到了如今提起来都没几个人记得。

胡氏每次出去买菜,街市上的妇人都会问她,“秀才公考得怎么样啊?”

胡氏笑说贡院还没放榜,不知道呢!

旁边的人又说,人家可是国子监出来的,能不中吗。

胡氏也觉得自己儿子能中。

不过这话她不敢往出说,用她男人的话来讲,当上镇长太太以后,她有些飘,为此她男人还给她上了一课,让她拿出当初地里刨食的精神来,踏踏实实过日子,少动些花里胡哨的心思。

胡氏起初飘,是因为前头几十年过惯了苦日子,那时候谁见着她都喊一声“丁里正家的”,一夜之间男人成了镇长,别人见着她都得尊声“太太”,她有一种穷人乍富的心理。

不过被丁父上了一课以后,又规矩老实下来了,尤其是上次儿子从京城回来,镇上的豪绅富商来送礼那事儿,过后丁父细细跟她分析了这里头的利弊,胡氏才反省过来,自己的确是目光短浅了些。

等以后儿子当了官,想要什么没有,何必急着收些人情债进门,到时候还起来没完没了,儿子的前途得毁在她手上。

——

贡院放榜的日子终于在镇民们的热议声中到来了。

丁文志不在省城,没办法第一眼看到榜单,就算真中了举,也得等上好几天,省城的人才能到达桃源镇来报喜。

胡氏却是早早准备了上好的茶叶,还准备了不少赏钱,照她的说法,是不能亏待了前来报喜的官差。

丁父很是无奈,不过见她只是在自家屋里这样,出去就跟啥也没发生似的,倒也没拿她说嘴。

胡氏紧张,廉氏比她更紧张,嘴上不说,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

丁文章问她咋了,廉氏说没事,最近天热,上火。

丁文章这种大老粗,哪里会细心地去纠结女人家的心思,对丁文志科举的事也不太放在心上,他觉得,中就中,不中也没关系,再读三年就是,这么年轻,考到三四十岁都没啥。

听镇上学塾的夫子说,官场上有不少是五六十岁才考中的,他们文志才二十不到,有的是机会。

最不紧张的便是丁文志这个当事人了。

不是他自信自己一定能中,而是觉得紧张也没用,榜单都出来了,结果已经注定,中就中,不中也没办法。

所以他和往常一样,晨起就开始读书,等小侄丁安生起了,又教他读三字经。

这天,胡氏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进来,喘着大气。

廉氏一瞧她那样,给吓了一跳,“娘这是咋了?”

胡氏顾不得别的,先给自己倒了一大碗水喝下,一抹嘴,这才道:“我刚才在外面听人说,咱们以前住的村子隔壁那个老秀才,中了!”

廉氏瞪了瞪眼,“老秀才中了?”

考了这么多年,所有人都觉得他没出头之日,白白浪费家里的银钱,还有人戳他脊梁骨说他竟然拿婆娘的嫁妆钱去读书,没想到这么大岁数了也能中。

“那咱们文志呢?”廉氏迫不及待地问。

胡氏摆手,“你先听我把话说完。”

廉氏不敢插嘴了,乖乖竖直耳朵听着。

刚好丁父和丁文章从外面进来,丁文志在房间听到动静,也来了堂屋。

胡氏眉开眼笑地望着他们,“来来来,你们都坐下,给你们说件稀罕事儿。”

“咋的,二弟中了?”丁文章喝了口凉水,问。

丁父也好奇地看着胡氏。

丁文志坐下来,看向他娘。

胡氏摆手道:“不是这事儿,是那个考了几十年不中的老秀才。”

“他也能中?”丁文章屁股都还没坐热,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

“可不是?”胡氏道:“我听他们村来赶集的妇人说的,说老秀才考了几十年,终于摆脱穷酸秀才的名声,成举人老爷了。”

丁文章咂咂嘴,嘀咕一声,“稀罕是稀罕,可也没有娘说的那么稀罕啊!”

胡氏瞪他一眼,“急什么,我话还没说完呢?”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香蜜润玉同人我本善良

香蜜润玉同人我本善良

连无心
娘亲虽爱,但爹爹不疼。听说我有个未婚夫,于是我决定离家出走。【入了润玉的坑,没忍住来写个同人。剧没看全,故事线大概会乱。】
历史 连载 7万字
袁家天下

袁家天下

大树将军
袁尚和张生只是现代平凡的普通人,因为实验事故都到了公元198年,袁尚成为了袁绍的废物儿子袁尚,张生却成了袁家的死对头之一,原本感情极好的两兄弟能化解仇恨,同心协力吗?袁尚能完成袁家一统天下的大业吗? 已在其他平台发布过,书名一样,笔名却不一,起点发布笔名为“梦觉黄粱”,纵横发布笔名为“大树将军”。
历史 连载 3万字
观云

观云

不留无伤
生逢乱世,战争孤儿受圣贤相教;投身军旅、牵涉朝政、卷入党争,在五国争霸的大势下几经沉浮;遇知己、交莫逆、防小人、戍家国、战强敌,热血书写传奇一生。 微信公众号:王不留之观云
历史 连载 82万字
捕快摸鱼指南

捕快摸鱼指南

用爱发电
“八大剑派由于生源分配不均大打出手,六扇门警告八大派,招生也要按照基本法……” “据礼部文宣司主事悉,昨日朝会,神威大将军就明年预算拨款与户部尚书无法达成共识,以神鹰九击硬撼神农尺,现场一片狼藉……” “青龙区居民指责六扇门扫黄不利,导致流莺混入高档社区……” “吾皇表示,开拓西域的步子要再大一点……” “据悉,某墨家激进组织表示,朝廷对西域开发过快,会导致地区矛盾激化,需要墨家前去调和……”—
历史 连载 35万字
贞观小财神

贞观小财神

洗澡的兔子
贞观十一年,大唐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海内清平。太宗李世民的日子却并不好过,爱子李治,表面乖巧,实则一肚子坏心眼。 小小看井人沈安,偶然间成为了李治的救命恩人,开启了自己赚小钱钱,发大财的美好生活。 李世民:沈安,你不能经商!沈安:陛下,我不是经商,我是传授知识!
历史 连载 103万字
崇祯大明

崇祯大明

春秋各半
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崇真的一生是赶鸭子上架的一生,也是悲催的是一生,明末说是乱世,却没有乱世的英雄,哪怕秦皇汉武,三国隋唐,来一位名人也能吊打一切不服的奇葩阶段。 且看此时的崇祯,又会有如何波澜壮阔的人生。
历史 连载 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