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嬷嬷”小奴微微福了福身,她知道这一天会到来,却没想过会这么快。

这情景与初见时倒有几分相似,李嬷嬷仍旧是挂着一张高傲的面孔,但小奴对其却早就有了改观,说不上喜欢,但也不怎么讨厌,宫里头的人要有三分真心那也着实不易了,至于李嬷嬷有几分,她还真不敢说。

“我也不想绕弯子,你很有潜力,也很聪明,只要你有这个意向我愿意扶持你一把,前提是……你有这个决心。”李嬷嬷语罢,执起了一旁的精致茶器添上了两杯茶。

小奴亦是不矫情,直接坐在了一旁却并未喝下那盏茶。“奴婢若没猜错,李嬷嬷所说的‘扶持’应该是指成为皇帝的后妃吧!”

李嬷嬷几不可见的皱了皱眉头,手上的动作亦是有所停滞。小奴的这声‘皇帝’已是道尽了她的心思,显然这并不像李嬷嬷想的那样容易。

“听你的意思似乎是不愿意?你是觉得我没这个本事帮你吗?”

小奴微微浅笑似是并未关注到李嬷嬷此刻话语中的不悦,只是在静默片刻后才缓缓开了口:“小奴并不了解李嬷嬷的本事,不过您既然能在张管事这件事上做到全身而退,就单凭这样的实力也足以说服奴婢。”

“那是为什么?”

“李嬷嬷,您是否能告知现下的后宫局势。”

李嬷嬷并未立刻做应,小奴则是静静等着。

“我这一生只引荐了三人,而真正成功的只有一人,也就是现下宫内最为得宠的秦妃,从一个家人子到妃位只用了一年时间,这也算得上是一段传奇了。”

显然,李嬷嬷并未从正面回答小奴这个问题。

“看来秦妃娘娘对李嬷嬷你已经心存忌惮了,您是想要奴婢进宫后成为您新的力量吗?”

所以你迟迟没有显露自己的势力,甚至继续留在水牢这暗无天日的地方都是因为秦妃从头到尾都只将你当成了一个垫脚石。当然这话小奴绝对不会当着李嬷嬷面说出来。

“我果然没看错人,这的确是我的目的之一,况且不论是智慧还是美貌你都不输给当初的秦妃,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奴并未作声,只是在顿了片刻后,缓缓起身。再次福身道:“多谢李嬷嬷的赞赏,可我不愿意成为下一个秦妃,也不愿意进宫。”

小奴用了‘我’字,显然是在表明心志,且眼神中充斥着坚定。

“旁人都是想尽一切办法要进宫为妃,你倒好,给了这样一个机会却如此坚定的拒绝。”

小奴亦是没有选择正面回应问题。“请问嬷嬷,现在朝堂之上可有女子为官?”

“女子为官?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李嬷嬷略显惊异,但却没有厌恶之色。

小奴则是心下了然,“就是说——没有,对不对?”

“若说曾经,的确有过,只是历史过往已经证明女子如做朝堂,只会带来不幸,甚至动摇国之根本。”

小奴注意到了她所说的曾经,也就是说这个未知的王朝还真有女子为官的先例,只是结果并不理想,而这次过去也足以让女子为官这一主张彻底淹没于黄土之中。

“看来我是小瞧了你的野心,不过作为女子只需要找个好丈夫便该知足了,若还有其他什么天方夜谭的想法那你的这一生注定也不会安稳。”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在下名叫杜子美

在下名叫杜子美

奇无忌君
我叫杜甫,字子美。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说的就是在下。哈哈哈……啊! 我是谁?我在哪? “小甫甫!我来了!” “啊啊啊!李白你别过来啊!”
历史 连载 1万字
北宋闲王

北宋闲王

北冥老鱼
闲王非贤王,赵颜穿越成为北宋英宗的第三子,本来声名狼藉的他也没什么争名夺利的心思,一心想要做一个清闲的王爷,喝着小酒、品着美食,身边再有几个美女相伴就更完美了。 但是做为一个后世人,......
历史 连载 171万字
请向我告白[重生]

请向我告白[重生]

暴躁的螃蟹
结婚前,沈溪知道未婚夫有一个暗恋了很久的姑娘。离婚后,她才知道那个姑娘是自己。结婚前,沈溪知道这段婚姻没有爱情。离婚后,她才知道前夫娶的就是爱情。结婚前,前夫家财万贯。离婚后,前夫破产了,而自己拥有巨额赡养费。而后,沈溪重生在结婚这天。沈溪就想问一句,说一句喜欢我你能死吗??====苏杭:“你幻想中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沈溪:“他要比我高,这样,我吻他的时候要踮起脚尖。他吻我的时候,会弯下腰。
历史 连载 12万字
灯塔里咖啡馆

灯塔里咖啡馆

师小札
像是一盏灯,照亮了夜归人。
历史 连载 10万字
庶族无名

庶族无名

王不过霸
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几个天才人物犹如彗星一般耀眼,那些名流千古的,固然不乏天纵奇才,但那些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的人才,又有多少? 陈默最初的梦想,只是希望能够光耀自己家族,让自己这个庶族成为真正的士族,压过主家,让他们成为庶族,只是他从未想过,自己能走的这么远,有时候他会思考,若是那冥冥之中的‘神明’没有选中自己,自己是否还会有今日的成就? 这是一个土著获得系统,一步步从一介没落庶族在乱世中逐渐成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大明皇长孙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关于大明皇长孙: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历史 连载 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