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秋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眼见毕懋康因燧发枪而被直接加为太子太傅,正式跻身于一品高官行列。

身为工部左侍郎兼掌翰林院事的徐光启都有些羡慕,暗暗看了孙元化和宋应星等人一眼。

孙元化不由得苦笑,他和汤若望实验了许多次,也没有成功实现有红衣大炮的威力但体积和重量可以缩小十倍的车载式大炮。

即便是用了最好的工匠,也打不出那种可以持久耐用的好钢管来。

宋应星也是一样,为了能实现火药的威力更大,他和几个炼丹的老道士研究了将近半月,但目前也还没取得明显的进展。

不过,看着毕懋康等人被陛下如此厚赏,他们也不由得暗自摩拳擦掌。

朱由校也没有轻慢其他的工匠,也各赏了些银两。

接着,朱由校又在徐光启和毕懋康的带领下去了军器局,军器局是工部和内官监共管,因而内官监的少监粱福也跟了来。

按照朱由校的指示,军器局已经被进行了改造,整个军器局的作坊直接被改造成了车间,为了防止机密泄露,车间有军队严格把守,若是在平常,非车间工匠和军器主事、毕懋康以及内官监少监等直接管理的官员外,即便是尚书侍郎来这里都会被阻挡在外,若是硬闯甚至可以先斩后奏。

如今也是因为朱由校要来,所以才暂且开放一日。

等到朱由校进来时就看见整个车间被分成了数个被隔离的作坊,每个作坊都在做着枪械制造的不同程序单元。

为了让皇帝陛下切实看到效果,李老头等老工匠们已经进入了作坊,开始了工作。

木讷寡言的张铁匠一进入工作状态就咋咋呼呼的喝叱着他的手下给他添煤加火,而他自己则甩开膀子开始打铁,张铁匠有自己的独家打铁方法,每次都是一****锤在前,然后一轮小锤在后,接着加了一些用小竹筒装着的黑色粉末。

听一旁的毕懋康介绍,那黑色粉末是张铁匠家的独创秘方,打铁时加了那东西,可以锻造出最好的钢。

当年戚少保杀倭寇就是用他们家的铁打造的兵器。

朱由校点了点头,在他看来,这张铁匠或许是加了些焦炭什么的,充当了还原剂。

而另一边的陈癞头和他的手下则在打制燧石,一双满是老茧的手比刺绣姑娘的手还灵巧,打磨不到几分钟就将一盘燧石递给了李老头所在作坊。

李老头所在的作坊承担着枪械的组装和零部件制造,算是整个车间的中心,但在李老头的带领下倒也是有条不紊。

“很好,照这样做,一天能造几支燧发枪”,朱由校不由得问了一句。

“按照陛下吩咐,现在军器局的工匠们都是从辰时三刻开始做工到酉时三刻结束,这样每天从完成雏形到试验装箱,能完成二十支。”

毕懋康倒也是博闻强识忙随口答了出来。

朱由校点了点头又问鸟铳的产量,毕懋康忙答是四十余支。

“还是有点慢,多招些民间工匠,另外,朕也会让南面的魏忠贤帮忙,将南京工部的工匠都派来,做好后还得建几个培训机构,找些老师傅做教谕,多培养些好的工匠,只要可以,朕可以给他们生员出身,朕也会让吏部和礼部配合你们,总之,要把规模搞大,不要怕花钱,需要多少朕就给多少,一百万两,一千万两都不是问题。”

朱由校可以在拥兵自重的关宁铁骑面前哭穷,但在这些涉及到大明技术革新的方面,他就表现得财大气粗。

说完,当即就命令内官监的梁福用他的内帑给这些工匠们再军器局后面再修一些辅助设施,如食堂、澡堂等,并在军器附近修建房屋于这些工匠们居住。

同时,将工匠们的工钱从以前的加两倍提高到加三倍。

朱由校这样做,一是为了提高工匠们的积极性,二是保护他们并监控他们,以免被外部势力所趁。

接下来,朱由校带着徐光启等一干官员又回到了工部的会议厅,作为皇帝陛下,他自然是要鼓励一番的,同时,也做出了以下决定:

首先,军器局被直接从工部剥离开,升级为皇家军械所,同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一样直属朱由校统辖。

皇家军械所下设火药局,枪械局,火炮局。

工部右侍郎毕懋康直接负责枪械局,李老头也被任命为工部主事,负责枪械日常事务。

工部郎中孙元化则直接管理火炮局,工部员外郎宋应则直接管理枪械局。

汤若望也被朱由校授予翰林院检讨兼钦天监监判、工部员外郎,参与工部军器司各类技术改造参谋。

另外,朱由校还亲自给新研制的燧发枪命名为“天启一式”火铳,由皇室订购第一批三千支,准备率先装备京营戍卫军队。

但在朱由校眼里,他今日所见大明的科技革新都还只是应用方面的变动,但技术革命的源头还是在基础性研究。

所以朱由校在决定升级军器局为皇家军械所,由侍郎一级高官管理并只负责成熟武器生产外,还成立皇家工程院,孙元化任院正,宋应星为院判,负责各类武器研发,待成熟后再交于军械所制造并贩卖。

同时,还成立皇家科学院,负责基础性研究,由工部左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徐光启负责。

凡入皇家科学院皇家工程院者皆给予翰林院检讨出身。

虽然暂时只有汤若望一个外籍院士成为两院院士,徐光启、孙元化、宋应星、李祖白为首批皇家科学院院士,李文三(李老头)、张狗蛋(张铁匠)、陈实在(陈癞头)、李祖白(钦天监监正)为皇家工程院院士,但大明科技体系的架子至少被朱由校搭建了起来。

皇家科学院既然作为基础科学研究的地方,自然是以探究自然哲理为目的的地方,只需要输出新的观点与知识即可。

而皇家工程院却是从皇家科学院的理论基础中获得灵感,并进而与生产力结合,研发出各种超时代或有极大利润空间的产品。

皇家军械所则是只负责生产与销售。

这样一来,从基础实验到应用研究,再到生产力转化,只要有了完整的科学技术革新体系,就能建造出完整的工业体系,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大明的主要生产力方式,并脱离对小农经济的依赖。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绝世倾城之凤临

绝世倾城之凤临

梦仙君
天降凤凰遨九州 四海游龙争其留 花开并蒂不知谁 得其便可助成功 绝世佳人临天下, 不凭容貌靠心机。 争权夺利达目的, 机关算尽太聪明。
历史 连载 1万字
大明雍王

大明雍王

名剑山庄
身为大明被当成猪养的藩王,他不甘心,如此庸碌的一生。朱厚煌奋力勃发,开启了属于大明朝的大航海时代。
历史 连载 131万字
红楼,我成了宁府玄孙贾蔷

红楼,我成了宁府玄孙贾蔷

签歌茗
穿越宁府正派玄孙贾蔷。得风月宝鉴上仙法,脱胎换骨,改转诸芳命途。经商,富可敌国,通海外贸易。从政,官居一品,掌天下权。参军,拜将封侯,戍九边,北进三千里。
历史 连载 35万字
红楼大官人

红楼大官人

因顾惜朝
薛文龙穿越成了红楼梦里的薛蟠,对,没错,就是俗称呆霸王的薛家大少爷,好吧,虽然开局不妙,但没什么可以把薛蟠打倒的,除了……红楼世界里的美女们! 嘿嘿嘿嘿……这是一个穿越到红楼梦中过着自己幸福小日子的故事。少了刀光剑影和勾心斗角,多了生活的从容,和花前月下的恬静。 薛蟠爱死这个时代了。
历史 连载 162万字
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

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

云汀
时运不济,再生时已是大明子民;一念之差,非要做那中兴的名臣。剿流寇,战后金;从此命途多艰,征伐不断。 终不负满头青丝成雪,换大名万万年江山。
历史 连载 7万字
护唐风流

护唐风流

黄昏前面
现代特工刘逸穿越到大唐仪凤年间,此时距皇帝李治驾崩,武则天全面掌权不过短短数年时间... 且看一名穿越人如何左右历史的发展... 懦弱但并不昏庸的李治,阴险狠辣的武则天,才情绝佳的李贤… 才貌双绝的上官婉儿,骄横泼辣的太平公主… 巍峨雄伟的大明宫,锦秀壮丽的万里河山,金戈铁马的沙场征战,委婉缠绵的儿女情事---《护唐风流》为你演绎数段盛唐风流事...
历史 连载 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