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常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的理由是:银行必须跟着金融资源走。哪里金融资源丰富,银行就应该去哪里设立营业机构。孝北县城目前生意最红火的地方是哪里?人们最愿意花钱、出手最大方的地方是哪里?花香街嘛!不仅本地有钱人愿意去那里消费,还有大批外地人在那里烧钱。花香街一百多个门店,每天的现金流量肯定相当可观。还有那些小姐们,除了接待客人的提成,还有小费收入,一次少则五十,多则一百甚至几百,她们才是有钱人啊!
结果,银行在孝北县新城区的第一家营业网点花香街储蓄所去年国庆节隆重开业。
这也是进驻花香街的唯一银行机构。
不过,开业之后的业务发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与赵国栋的美好愿望相差十万八千里。
进驻花香街经营的老板,以及娱乐业从业人员多是外地人,因为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比较强。政策宽松时,抓紧机会赚钱稍有风吹草动,眼看苗头不对,就会拍屁股走人。
虽然在银行孝北县支行工作人员苦口婆心的宣传推介下,一些老板和小姐到花香街储蓄所开立了存款结算账户,但这些钱都是临时性存放。数额稍微大一点儿,他们就会全部转走,汇给他们的家人,或者转移到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账户上。
花香街基本上没有花园镇本地居民,很少有人到这儿来存钱。储蓄所又不能办理对公结算和票据业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从不光临此地。
如今,银行花香街储蓄所开业已经一年多,各项存款余额还不到一百万元。每天业务量小得可怜,要死不活的。拖着七名银行员工耗在这里,死撑着门面。
银行在孝北县新城区的业务份额不断缩很多老客户都流失到了其他银行。
今年初,在市分行的督促下,银行孝北县支行赶紧租用县新华书店的两间门面房,在孝北县新城区开办了另一个营业机构城东分理处。这才维系了一部分银行的客户,遏制了业务份额快速下滑的势头。
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任何事情都是单位“一把手”说了算。如果选拔任用的“一把手”是个庸才,而且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则会给单位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这是银行各层级普遍存在的弊端。
王加林算是一个明白人,对于这一点,他看得清清楚楚。
在设立花香街储蓄所的论证阶段,他就产生过质疑。并非他有什么先见之明,而是觉得花香街的老板和小姐们赚的钱不干净。银行不应该依托客户的非法所得拓展业务,更不应该为他们的非法经营提供方便。
可是,加林主任位卑言轻。几个副行长提出的意见,赵国栋都不予采纳。他一个中层干部的建议,自然连半毛钱也不值。赵国栋连理都懒得理会。
遇到这样一位行领导,王加林只能自认倒霉。
联想到自己去年为了争取金融宣传奖,还写了拓荒行长创业者的足迹等好几篇文章为赵国栋歌功颂德,王加林感到脸红。
他突然觉得,新闻写作其实是最不靠谱的。说好说坏,全在于写新闻稿件的人。编辑就是个摆设,他们至多看看文章的语句是否通顺、结构是否完整、有没有错别字,不可能对新闻价值和内容的客观真实性把关。
既然行长冥顽不灵,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王加林也就不打算当什么“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殚精竭虑地为赵国栋卖命了。他更不愿意违心地充当吹鼓手,去写那些溜须拍马、粉饰太平、吹牛胡诌的新闻宣传文章。他决定干一点自己想干的事情。比方,写一点儿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把一直没有长进的英语捡起来,练习五笔字型打字,学习计算机知识,参加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再拿几个文凭。
学无止境,他总是想着为自己不停地充电。
上次去孝天城查看自学考试分数,王加林得到的是好消息:报考的三门课程全部合格。这就意味着,他将拿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第二个专科文凭。
几年前,他拿到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次拿到的是法学专业。前不久,王加林还报名参加了华中金融专科学校国际金融专业函授学习,马上就要赴武汉参加第一次面授。如果顺利的话,他将在三年之后拿到自己的第三个专科文凭。
看到这儿,肯定有人觉得奇怪:拿到了专科文凭,接着就应该去读本科呀,本科毕业了,再去考研究生。只有这样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走,学历才能够提高。王加林是怎么回事呀?就算他拿一百个专科文凭,最高学历还不是专科么?这个道理他都不明白吗?有病吧!
王加林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业余自学和参加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拿文凭。
在牌坊中学当教师时,他教的是语文,又爱好写作,参加自学考试报考的,自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他平时在家里啃书本,每年的四月下旬和十月下旬到孝天城参加考试。
历经四年,终于用一大摞单科合格证去换回了一个烫金的专科毕业证书。
紧接着,正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他报名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自学考试。本科考试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除专业课程外,公共课还要考英语。因此,王加林报考时心里惶惶的,对最终能否毕业,没有一点儿把握。
果不其然,第一次报考的两门课程都不及格。
当时正读本科函授的方红梅劝他:何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自学考试那么难,不如就去搞函授、读电大或者参加进修。只要通过成人高考进了门,就不愁拿不到文凭。
但那些年,教育部门对教师进修和参加函授、电大学习控制得相当严,每年定员定指标报考,而当时想拿文凭的人,又和现在打麻将的人一样多。
王加林一无关系,二无路子,指标猴年马月才能落到他的头上?他只有多花点儿功夫,多下点儿力气,咬着牙参加自学考试了。
正在为本科考试煎熬的时候,他从报纸上看到了国家司法部在全国举行律师资格统考的消息。他的心又活动起来。受师范时的班主任汤正源的影响,他一直向往从事律师职业。
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倡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法律服务业方兴未艾,律师职业受人尊重。社会上还传闻律师收入相当高,再加上律师执行职务涉及面广,能够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对酷爱文学创作的王加林,无疑会大有帮助。
他果断决定,停止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全力备考律师资格,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考律师必须学习法律。于是,王加林一打二就,同时报名参加了法学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夫不负有心人。王加林历经两次考试,终于如愿获得了律师资格证书。不过,他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变化。原以为取得了律师资格,就能够像汤正源一样改行当律师的,但现实远非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两年后,王加林参加银行孝天市分行的社会招聘,以综合得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与此同时,他还收到了湖北大学本科函授班的录取通知书。因为刚刚到一个新单位工作,加上函授学习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与银行业务不对口,他放弃了这次取得本科学历的机会。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对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王加林来说,银行是个全新的领域。不管他文章写得多么好,官司打得多么棒,在别人眼里,他还是一个不懂金融的外行。因此,加林又起心自学金融专业知识,立志拿一个金融专业的大学文凭。
机会终于在今年八月份出现了。
加林主任从市分行下发的文件中得到这样一条消息:为了帮助全省金融机构培养外汇业务人员,省人民银行与华中金融专科学校联合开办国际金融函授班,面向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招生。要求专科以上学历才能报名参加,毕业后颁发国际金融专科文凭。
由于是专科起点的专科,学历得不到提升,大家对这种学习都不怎么感兴趣。
整个银行孝天市分行系统,只有王加林一个人报了名。别人觉得这种函授学习无异于浪费时间,而他却如同“瞌睡遇到枕头”一般高兴。
在王加林看来,既然在银行工作,就应该系统地学习金融专业知识,接受专业培训。参加函授学习,一年还有几次到武汉面授的机会。坐在大学教室里聆听高校老师授课,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可以了却自己一个心愿。出门面授,还能使他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放放风、透透气,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结交一些新朋友。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函授学习的费用,按规定可以由单位报销。这种待遇,是他业余自学十几年从来没有享受过的。
参加自学考试那些年,每次到孝天城,他都得向牌坊中学领导请假,所有的费用都得自己掏腰包。住在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国光旅社,啃烧饼,吃面条,从来舍不得点菜吃米饭。
回想起这些经历,加林主任觉得,参加银行系统组织的函授学习,自己赚大发了,又何乐而不为呢?
(泊星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