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判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富源县,面积还不如陆良县大,但人口却接近两万人,这可是一个煤矿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

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就采掘煤炭烧火做饭、后来又利用煤炭冶炼金属器具,挖掘和使用煤炭的历史可以说是很悠久了。

李翊到这里来的目的当然很明确,那就是对这里的煤矿资源进行实地考察。

根据现有情况进行大规模的有序开采,把产出煤炭行销到各地,以获取丰厚的利润。

更主要的,还要把煤炭利用到矿物冶炼、造纸、水泥制造等行业中去,把效益发挥到最大程度。

这是李翊的初步设想,具体情况如何,还要等充分考察、论证后再定。

宣县离富源县很近,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到了富源县境内。

富源县境内地势基本上还是相对比较平坦的,但也有很多在起伏不定的山坳。

在这个如火的季节里,各种各样颜色的山花布满了丘陵和平原,波浪般随风摇曳,不断变幻着色彩。

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水彩画,让李翊体味着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和清爽。

沿着丘陵间的道路走了不多一会儿,就见到路边不远处的村舍里冒起了袅袅炊烟。

别处都是青烟缕缕,这里却是黑灰色的烟气弥漫在房前屋后,看来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用煤炭烧水做饭了。

离县城已经很近了,李翊决定在这里停留一阵子,去探访一下这里的村民,了解一下这里的百姓生活,和煤炭的开采使用情况。

为了不惊扰当地的老百姓,李翊让何守杰带领大队人马驻扎在路边,自己则和连骏溜达着向前面一个只有十几间瓦舍的小村庄走去。

刚刚转过山坳,离那个小村庄只有几十米的时候,李翊就听到村庄里传来妇女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而且还夹杂着多个男人的斥骂声。

这是什么情况,李翊和连骏连忙加快脚步。

走到村口时才发现,村口处的道路上已经聚集了几十个人。

男女老少的都有,正在围着几名官府人员打扮的人争执着什么。

李翊和连骏悄悄的走到人群外驻足倾听。

就听到一名官吏装束的人熊声霸气的指着周围的老百姓说道:“咱们县大老爷体惜民情,给了你们这么多好处,你们还是不识抬举,你们这些不法刁民,看来都是活的不耐烦了。”

“若再是顽固不化,敬酒不吃吃罚酒,老爷我也只好把你们都拘到衙门的大牢里去,到时候你们这些刁民就应该明白些是非道理了。”

左右的老百姓听他这么一说,大都露出惊惧的神情,连妇女们的哭喊声都小了许多。

李翊一听这人的语气,心里就十分反感。

这是什么玩意儿,动不动就抬出衙门的招牌吓唬老百姓,官府的大牢是对付良善百姓的吗!

芝麻绿豆大不入流的小吏,对待百姓的口气就这么狂妄,要是做到自己这个级别,眼睛还不得瞅到天上去了。

李翊正要挤进去问个究竟,却见有一位身着青色长衫,宽脸高额、肤色黝黑、身材强壮的青年走上前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我来捅娄子了

我来捅娄子了

琅琊飞狐
现代采矿专业工程师李默涵,穿越回唐朝,却带了个奇葩系统,要宿主不断闯祸才能不断升级。 李默涵不负所托,上来就把突厥可汗的粮草财宝给抢了,那可是大唐整个府库。 还抢了有着突厥之花之称的阿史那云,一下得罪了大唐皇帝和突厥可汗,一个小小的山庄村寨抗不扛得住? 带着坑爹的系统,在作死的路上飞......奔。且看男主如何腾挪闪转。 大唐,我来捅娄子了。【展开】【收起】
历史 连载 7万字
军师大人要出墙

军师大人要出墙

钰雯533
媚眼如丝小扇摇,身娇体弱推到! 卫倾咬着指甲暗地却口水直流:好个傲娇受,不要跑,哪里逃! 最开始,她远远的看着便觉此人定然非同小可,待有一日,她看着那在战场上运筹帷幄把握十足的身影,她才觉得,大概,可能,真的是她瞎了眼,分明是个腹黑帝王攻,偏偏扮猪吃老虎! 可是那贱贱的目光为什么总会不经意扫向她呢? 喂喂喂!不要乱瞅,你的官配小受可是在前方厮杀呢! 你怎么可以红杏出墙移情别恋嘞!
历史 连载 32万字
我在大明做翻译

我在大明做翻译

松狮鱼丸
本是一介小通译,却被形势所逼去监视郑和,本是一个穿越之人,却没什么特别的金手指。 锦衣卫、东厂、文官武将到底谁是敌谁是友,日本倭寇、南亚海盗、锡兰国王又是如何的阴险狡诈。 我们的主角计言,他所拥有的是风趣豁达的性格,一腔赤子之心,还有满腹的鬼点子,在这风起云涌的明朝永乐年间,创造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
历史 连载 13万字
始于太康七年

始于太康七年

章无不可
穿越到西晋,面临一个五胡乱华即将到来的乱世,二十一世纪的穿越客郑胜该怎么做? 金手指也有,但是为什么有这样多的限制条件? 看小小亭侯之子,如何从一个一心逃亡江南的无名之辈,成长为鼎定江山的旷世之雄! (新人新书,不足之处请谅解)
历史 连载 45万字
枭雄

枭雄

妈妈的记忆
他因遭遇背叛重生为绝色美男,一次偶然“邂逅”铸成一段旷世孽缘…… 内容标签:重生 虐恋情深 宫廷侯爵
历史 连载 3万字
明末亲军锦衣卫

明末亲军锦衣卫

奔叔
让锦衣卫做他该做的事,扶大明江山即倒,保汉家风骨永存。
历史 连载 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