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半个时辰之后,田豫带着鲜于辅兄弟来见刘宽。告知刘宽俘虏都交给县兵带回渔阳县了,自己也派人去山中接村民了。

一场胜仗之后,举村欢腾,田豫表哥也安排村民准备了宴席,众人喝酒纵歌欢腾到了天明才各自散去。

华钧四肢残疾、张历、王冰修道之人,也不想与常人动手,三人战斗当天都随赵太翁躲到山上去了。

第二天临近中午,刘宽起床后去给三人问安,华钧脸色难看,张历说道:“山贼也都是些寻求活命的百姓,你等大开杀戒,徒增罪孽,哎!”

刘宽听后,看看华钧脸色,低声辩解:“山贼烧杀抢掠,村民不组织反抗,全村上下几百口将被屠尽,村民何辜。师伯、师叔,弟子昨夜并不曾动手杀死一人。”

华钧听后一阵咳嗽,王冰见状不言,只是拍抚华钧后背。“你不动手,几十人却因你而死!”华钧边咳嗽边说道,说完摆手,将刘宽赶出房去。

刘宽刚灰头土脑地出门,却撞见赵太翁领着田豫进门来,刘宽就回身跟了进来。

赵太翁进门后向三位道长行礼,示意田豫,田豫当即双膝跪地。赵太翁说道:“赵家堡有幸,三位道长莅临,老朽外孙得见道长仙风道骨,央求老朽前来说项,恳请道长收下为徒。”

田豫听罢,磕头不止。

张历、王冰看向华钧,华钧低沉不语,心中矛盾,想着自己门中人才凋零,应该多收门徒,但自己几人重任在肩,四处漂泊,没有广收门徒、光大门楣的条件。田豫虽聪慧异常、根骨上佳,却五行不纯,不适合修炼本门上乘功法,犹豫再三。

张历见状,说道:“师兄,此子心诚,且聪慧博学、勇武沉稳,可拜在三师姐门下。”张历收徒已经有点心灰意冷,就将他推给了王冰。

张历说完向王冰做手势,王冰见华钧默默点头,就对田豫说道:“你可愿意拜在我门下?”

田豫大喜,“弟子愿意!”说完就冲着王冰磕头。

王冰见状知道田豫愿意,就扶起田豫,说道:“你以后就跟我学些经学、武艺罢。”

赵太翁大喜,忙张罗族人准备宴席去了。刘宽笑嘻嘻近前,田豫忙向刘宽行礼,“见过师兄!”刘宽拉着田豫欢喜异常。

却说当日高艾逃走后,远离幽州直奔冀州,投奔博陵张牛角去了,后来又带着队伍落草为寇,匪从千余人,为祸冀、幽两州。

高艾逃后对赵家堡一直怀恨在心,发誓报此血仇。田豫和鲜于辅兄弟经此役在渔阳名声大噪,渔阳三杰的名号也逐渐传开了。

田豫拜师后,刘宽等人在赵家堡住了一段时间,刘宽每日跟鲜于辅、田豫等人练功,探讨天下大势。哎,刘宽心道,看来指点江山,是古往今来,上下两千年大好青年的通病啊,刘宽是后世来人,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未免自己观点过于奇异,刘宽措辞很是谨慎。

鲜于辅博学,见识广泛,说道:“今有三害,我大汉危矣,其一,当朝腐败,宦官当权、外戚擅政,官吏为祸;其二,黄巾余患,盗贼四起,张角三兄弟死后,青州黄巾、冀州黄巾军(后来的黑山军)、白波黄巾继续施虐;其三,天灾不断,民不聊生,自汉武与匈奴之战,南匈奴归附后,草原鼠疫,传我中原,周而复始,为祸百年,却无有根治之法。近年来,北方蝗灾数次,黄河频繁决口,长江以下荆州、江东水患不断,均是百年难遇之大灾。”

田豫接着说道:“天灾人祸啊,世家之害不可不说,州郡记,如霹雳,世家兼并土地,灾荒大起之时,囤积居奇,官府又无力赈济,百姓走投无路,只有造反一途。百姓苦矣!”

刘宽听后很是惊讶,鲜于辅、田豫果然有大才,能够清楚地看清社会现状,田豫竟然直指土地兼并和世家问题,算是击中要害了。

“两位大才,在下佩服!”刘宽说道,“可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跳出当下来看,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是必然,放在历史长河来看,这是一种规律,我们姑且称之为天道吧。”

“哦,此话怎讲?”田豫插嘴问道。

刘宽继续说道:“自商周以来,我中国人口大涨,百姓生育意愿高,人口繁殖不受控制,导致过度繁殖。但生产力发展缓慢,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提高困难,一个大汉朝立朝四百年,和、顺二帝时期,人口6000万,到汉桓帝时,公元157年,再次人口普查,人口5600万,土地有限,大量又控制在世家手中,人口过载,粮食必然紧缺,此时出现天灾人祸,人群内斗必然产生并加剧,战乱必然产生,饥饿的百姓纷纷参战,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情况。目前已经存于此种情形了。”

“天灾人祸、饥饿、战乱将会导致人口锐减、甚至大面积灭绝,于是会出现人地矛盾相对缓和,于是新的秩序建立,开始修养生息,进入太平盛世,然后人口又增长到过载,然后又是战乱……于是乎出现了治世——休养生息——人口增长——人口过载——乱世——消灭人口——治世这么一个循环。”

刘宽娓娓道来,一顺嘴,竟然忘记了有些名词不是古人用语。但田豫、鲜于辅何等聪慧博学之人,两人听得新鲜,又觉得其所言至理,有振聋发聩之感。这些对于一个法学高材生来说是基本知识,田豫两人却第一次听闻,两人久久沉思,思绪不禁往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各个阶段飞去,一一印证,觉得很有道理。

“那当如何打破这兴亡之循环,以致盛世长存?”鲜于辅从沉思中跳出,问道,“可有解决之道?”

刘宽听后,头脑冒汗,这问题不要太大哦,这是要自己回答考研论述题啊。

田豫听后也眼巴巴看向刘宽,刘宽骑马难下,算,反正自己的知识忽悠他们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个问题涉及面极其广泛,也是个千年难题,我就简而言之吧。人口土地矛盾要解决,一是要适当限制人口,盛世中不能放任人口过度繁殖,应该实行计划生育,如果一对农家夫妇,有田十亩,他们生子5到10人,分家后每人只得一两亩地,不出三代,从家庭来看,人口土地矛盾就不小了。其二,当开垦荒地,拓展疆域,我中华地广物博,尚有大面积荒地、滩涂、深林可待开发,我幽州之东北,益州以西,交趾西南,均是部落散居,当予以教化移民。”

刘宽见两人脸露惊奇之色,继续说道:“其三,提高生产力,工农商共同发展,繁荣经济,解决就业。不可重农而抑工、商。其四,当理顺政治体制,加强权力监督,解决不因一人而兴、不因一人而亡的问题。其五,当限制土地兼并,抑制世家发展,杜绝地方割据;其六,当重视教育、医学,重视工匠创新、放任百家争鸣。科学发展之后,单位土地面积的人口承载量将会大大提升。暂就说这么多吧。”刘宽说罢,云淡风轻面无表情。

鲜于辅、田豫张嘴如碗、目瞪口呆。刘宽用语奇特、离经叛道,却高屋建瓴,甚成体系。

之后几日,刘宽再也不得清闲,每日被两人缠着讲解相关名词,细解“刘宽六策”之所以。

刘宽头大如牛,疲于应付,毕竟两人十几年沉浸于儒家学说,刘宽离经叛道的观点两人一时难以接受,争论之中,鲜于辅、田豫学识渊博,儒学理论功底扎实,刘宽口头落于下风,但凭借成熟的思想体系,后知后觉的见识,甚至搬出了唯物主义发展观、矛盾论,才将两人彻底论倒。

且说鲜于辅、田豫长时间跟刘宽相处,论道,潜移默化,也接受了他的思想,多少年后,因为两人及两人的弟子多是渔阳人,他们的学说自成一派,被世人称为“渔阳学派。”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零零年代小写手

零零年代小写手

何书
38岁,家庭主妇傅凝雪收到了一份离婚协议书,她为这个家操劳了10年,所有的所有都在丈夫揽着小三的腰登堂入室后,化为乌有。傅凝雪万念俱灰,然而一觉醒来后发现,她回到了2001年。人生重洗牌,她要活出自己的精彩,那个时候网络初兴,电脑、手机还未全国普及,她决定重拾少女时期的爱好,带着后世的新题材新脑洞在文坛闯出一番天地,挣出一个美好光明的人生,让渣男统统见鬼去吧。注意:每晚6点更新,架空世界,请勿较
历史 连载 29万字
[综]个性名为神之纸者

[综]个性名为神之纸者

一颗菌珞
在忍界,苍源纸身负重伤掉下悬崖。失去意识前听到的是友人声嘶力竭的哭喊。……再次醒来已经到了这里。“你还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情吗?”面前的众人在一旁低下头看着小小的苍源纸。苍源纸单纯的摇了摇自己的脑袋:“我不记得了。”围在他周围那些衣着奇怪的家伙在听到他说出这句话后便各自离开。‘我很清楚你们做了什么。’没有管那些离开的人,穿着警服的警察心疼的抚摸着面前孩子的头:“没事了,坏人都被抓起来了,你父母……看
历史 连载 8万字
穿越明朝当皇帝

穿越明朝当皇帝

少司寇
【历史征文】穿越成为大明最后一个皇帝,而且离大明灭亡还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 获得新灵魂的朱由检对此很郁闷。 只能利用自己对后世历史了解,开始力挽狂澜,扭转时局。 先迁都,进行战略转移,不同意的砍死! 再种田,搞土改造枪炮,不配合的抄家! 最后,练我汉家儿郎百万师,灭建奴,纳美洲……乃至在莱茵河建朕的行宫,在凡尔赛宫睡艳后
历史 连载 99万字
织明

织明

蜗牛非牛
崇祯十一年, 大明帝国天灾频致, 赤地千里,百姓离散。 同是这一年, “八大王”张献忠, “曹操”罗汝才等巨寇,纷纷就抚; “闯王”李自成兵败潼关,只余一十八骑,逃进商洛山; 形势一片大好,明朝迎来了新的转机,中兴有望。 可是,这年九月,清军入寇大明京畿, 崇祯命卢象升总督各地勤王兵马,以抗鞑虏。 大明王朝,将何去何处?
历史 连载 60万字
真假世子妃:爱妃,别慌

真假世子妃:爱妃,别慌

思楚音
公主失踪了为什么要我冒充公主?简直是要了老命了。 “看什么看?” 看祁兆带着玩味的目光看着自己,荀清丽没好气的说道,突然又想到自己的身份小命还攥在别人手里,一阵冷汗冒出,又立马补充道:“世子您看什么呢?看的人家都不好意思了。” 祁兆嘴角翘起:“看能起死回生的人。”
历史 连载 6万字
州来国小志

州来国小志

艺馨晨曦
州来国是商周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因其史料残缺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研究,于是我准备以小说的形式在历史的框架上进行一些修辞,让州来国重出人世 按手上的资料州来国是由州国人和莱人建立,大致推测是西亚先民迁徙东方时的一支叫莱人的部落,在中原或江淮一带定居后来商周更替,大多数莱人选择东迁到胶东半岛,一部分留在江淮地区继续耕种,胶东半岛战火燃起,一莱人为了寻生南下到江淮,杞国灭州,部分州人继续留在胶东,建立淳于
历史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