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西凌的百姓没吃过米饭吗? (第1/2页)
清风知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九州莲清宫是从何时改道观而变江湖宗门的已经无从查起,大多百姓们的认知是,其原是道观,后因九州战乱,百姓们流连失守,诸多老弱病残被收留观内避祸,后又多有有识之士前往帮忙,如此人多纷杂,便慢慢演变成了行侠仗义的宗门。
如今这宗门屹立西凌丘山已经百余年,百姓们口碑甚好,江湖地位也举足轻重。
陆机年一生都专致仕途,从未想过自己会与这些内陆的江湖宗门扯上关系,便是看到金光闪闪莲清宫三字第一个想法也是,公主殿下看到这样的楼宇怕又会觉得浪费了。
直到见到当下莲清宫的宫主,陆机年才觉得自己或许与之有些关系。
这位如人间尤物,丰姿绰约的女宫主,与秦国逝世的王太后有七分相似,应该是王太后的血亲,陆机年想。
“多日不见,陆大人对本宫似乎陌生的很?”王须颜媚眼如丝,任谁人看见都会心生悸动。
但陆机年只觉得膈应,毕竟以前王太后需面相生而妩媚,却举止还算端庄,这会看着这样相似的人做这样风尘的动作实在有些耻辱。
“本官与宫主从未见过,自然是陌生的。”陆机年一正浩然之气,朗声质问:“本官与你无冤无仇,不知宫主掳了本官在此是何意?”
王须颜一怔,然后花枝招展的笑了起来,“陆大人居然说没见过本宫,看来宫中那妖女的手段着实厉害。”
陆机年听说话音,眼神厉了几分,“你究竟是何人?”
王须颜慵懒的半靠在坐椅上,身上的线条展露无疑,“陆大人真是个榆木疙瘩,枉费当年本宫还替你在陛下前美言过呢。”
陆机年神情一变,当年先皇虽看中他,但当时的工部尚书却与他有过节,犹豫几分据传是王太后说辞才定了先皇心思,让他平步青云。
此事从未得到证实,知道的人也不多,如何会从远在西凌的某人口中说出来?
“一派胡言。”陆机年回过神来轻斥。
“唉。”王须颜娇叹,看起来颇为无奈,“陆大人不认本宫便也罢了,誉儿,你出来见见陆大人吧。”
一身白衣,温润尔雅的少年从屏后走了出来,声音明朗道:“陆大人认不出母后,可还认得本宫?”
“二,二皇子?”陆机年大为吃惊,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上前几步走到少年面前确认,“真的是二皇子!下官见过二皇子。”
“陆大人请起吧。”少年弯身虚扶他起身,笑意温和,“让大人受惊,实在不是本宫与母后的本意。”
“二皇子怎么会在此处?”陆机年大为不解,他的记忆里太后与两宫皇子皇女都已经死了,秦国还将他们与先皇葬在了一处,为何会在此处相见?刚才二皇子触及自己温暖可亲,断不会是什么鬼魂的,到底发生了何事?
“陆大人一点都记不得宫里发生过什么事了吗?”二皇子宋长誉试探的问道。
“下官记得那日二皇子和三公主玩爆竹引起了火灾,身死火中,太后也气极而终。可是,可是。。。”陆机年看着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一时说不出话来。
“可是,我们都活着啊。”宋长誉叹道,“宫中大火之时本宫与妹妹早已经逃走了,那火怎么可能是我们放的?”
“逃走?二皇子为何逃走?”陆机年脑袋像是卡在了某处。
“若不是本宫安排他们逃走,那我们母子三个就真的被那妖女烧死了。”王须颜慵懒的声音插进话来,“陆大人这一年就没觉得宫中的人有问题吗?嗯?那个死而复生的妖女将宫中众人玩弄于股掌,陆大人没有体会吗?”
陆机年皱眉,这样的太后没半分国母的端庄,说出的话更是让人生厌。
王须颜又银铃般笑了起来,“陆大人不奇怪自己为何记忆中我们都是死了吗?那就是妖女使的妖术啊,真是榆木脑袋。”
“宫主慎言。”陆机年沉声道,虽然这其中肯定有因,但他自己有眼,死而复生的公主是什么样的,这一年来他自有判断,而眼前这位太后才是最有问题的人!
“唉。”王须颜摇头又叹息一声,看向宋长誉道:“本宫就说过他们都是被施了妖术的,见过我们也无用,誉儿偏不信,放他走吧,秦国气数已尽,你莫要留念了。本宫能保住你与妹妹的血脉已是不易,莫要引火烧身。”
“母后,正因为本宫与妹妹是秦国唯二的血脉了,才要救秦国百姓脱困,否则日后有何颜去见秦国的先辈们。”宋长誉甚是无私英勇的样子,又看向陆机年道:“难为陆大人在此处住上几日,本宫自会拿到令你信服的证剧,你曾是父皇的重臣,自也是不愿看到秦国江山毁于一旦的。”
陆机年身为工部尚书统管工农,最是清楚秦国百姓如今的状况,渔民丰收,百姓种植选择多样,即将销往内陆,少年有学可上,青年们有兵可当,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哪门子的有困有毁?
得了癔症的莫不是面前这两位自说自话的人?
陆机年不得不想像是否是这三位在宫中发了病,才被秦皇安排出了宫,毕竟疯了的太后和皇子更有损皇室形象。
可是眼下也没机会求证,疯起来的人是极为不安全的,陆机年觉得还是要谨慎行事,虽然秦国远在海上,可他相信陛下和公主一定会有办法来救他的。虽然这样的信念有些盲目,但内心就是有这样的感觉,仿佛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公主殿下就能让自己活着的。
所以,努力保护自己这口气吧。
陆机年给二皇子行礼道:“下官自当听从二皇子吩咐。”
宋长誉着实满意,将人妥善安置到莲清宫的一处院子里,全天都有人在暗处监守。
柴彧的车驾从东京城到西凌皇城云京用了十日,到了云京却不入城,西凌太子郭子阳亲出皇城相迎,柴彧也未曾露面,局势一度僵持。
“好生狂妄的后辈!”郭万仪在金銮殿上大发脾气,于国他是君王,于亲他是长辈,开了国门待他来,居然还想让他亲自出城去迎,当真以为他姓柴就无法无天了!“他要住在城外就让他住,朕倒要看看最后难堪的到底是谁!”
消息传来,柴彧的人马即刻开始在城外安营扎寨,炊烟袅袅做起饭来。
还不到午时城门就差人进宫来报,柴彧的人马煮了又白又香的米饭做团,所有进出城门的人都可以领一份饭团,眼下百姓们都奔走相告,城门内外都水泄不通了。
“西凌的百姓没吃过米饭吗?”郭万仪气的瞪眼,西凌地势高,除云京是平缓的盆地以外多是山凌之地,大小米的产量由来不高,常年从东周购入也总有青黄不接的时候,柴彧此举是重击他的痛疼,简直是羞辱他这个皇帝的无能!
“让他煮,朕看他能煮到何时!”
结果每天午时城外就起灶做饭,一连发放了三日都不见缺粮的样子,而且西凌京城的权贵们听说是极为精良的大米,也遣了人去取了一些回来,然后整个云京便震动了。
柴皇叔带来的大米晶莹洁白,米粒饱满清润,形如珍珠,粒粒剔透,煮熟后入口清香富有弹性,是九州从未见过的珍品!
西凌工部尚书几乎是背着年迈的阁老进宫去说服西凌皇帝,“陛下,小皇叔的粮不能再这样浪费了啊。陛下您就屈尊请小皇叔进宫吧。陛下,陛下啊!”
郭万仪气的跳脚,嚷嚷道:“下令封城,不许任何人进出!”
工部尚书拉着阁老出了御书房就跪在殿下,大有陛下不收回成命就不起的趋势,可怜阁老六十来岁的老人,跪的冒金星。多亏太子听到消息赶来将人才先劝了回去。
郭子阳进了御书房将宫人都遣走,看着郁气横生的老皇帝,甚是无奈道:“父亲,眼下那孩子是什么样的人,您还没看明白吗?”
“我怎么没看明白?小兔崽子,都被姓赵的狗贼们养成白养狼了!”郭万仪怒气蹭蹭往头顶上冲。
“父亲以为那样精贵的大米赵瑱会愿意让他运到云京来?那样多的精贵大米十日里从东京到云京没有透露一点消息,是如何做到的?父亲您冷静下来仔细想想。”
郭万仪气呼呼的坐在龙椅上,倒也思索了片刻,然后恨人不争气道:“臭小子浪费的毛病与她娘一样!”
郭子阳哭笑不得,“父亲,此次本就是你不对。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您只是听信一面之词就将人扣下,还伤着女儿家的声誉,他如何能不气您?”
“有气冲我来,折腾粮食算什么事?”郭万仪不服。
“那您要这样讲,就让他把粮煮完吧,煮完了再拍拍屁股走人,您可不就降住他了!”
“你,你也是个白眼狼!”郭万仪气的吹胡子,又嚷嚷道:“你去问他,他到底想怎么样?”
郭子阳已经是第二次来见人,但与上次不同的是,他身着便衣,未带随从,还递了名贴请见,柴彧点了头,黎羽才带人进了营帐。
一身黑袍束冠的年轻男子正在煮茶,神色淡漠如雾,触手可及却又飘渺无形,举手之间皆像有仙气环绕。
茶香扑鼻,郭子阳回过神来,走到茶桌前兀自坐下,又端详了他几眼,才叹道:“看到你已经这般年纪才真知道愿姐姐是离开许多年了。”
柴彧参着茶眼都没抬,只轻轻淡淡道:“太子若是想叙旧,应该去本王母亲的坟头。本王是来与你们断绝关系的。”
郭子阳低笑,顾自拿过一盏茶,“长的七分像你母亲,脾气却是一点不像。”
柴彧将茶壶顿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本王脾气向来没有母亲宽厚。”
郭子阳只笑不语,边吹边喝着手上的茶,眼神却是越加不落的打量着柴彧。
愿姐姐若是能看到他长的这样好,心里定然是欢喜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