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冠振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得了刘备的言语,何进大喜,连连说道:“此计大妙,此计大妙。”
刘备当然知道何进是未来几个月里的朝廷掌控者,因为打算在短时间内,上何进的贼船。
见到时机成熟,于是,他忽然大声说道:“诸公,刘备有一言,不吐不快,还请诸公参详一二。”
众人听了,倒也都给刘备一个面子,都道:“玄德、君侯有话请讲。”
叫玄德的,自然是何进何苗兄弟二人,这二人无论爵位官职都在刘备之上。剩下的人物,都是叫君侯。
刘备道:“自古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
卖了个关子,把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刘备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的眼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刘备接着说道:“如今京师昏乱,人心不安,当先正名分,以安天下,备不才,愿上书天子,请封董侯为诸侯王,立刻就藩。不知诸公,可愿意副署。”
这话一说,所有人都反应过来,是啊,只要把刘协送出去当诸侯王,那么长子刘辨就是唯一的继承人,一日宫车晏驾,自然就是登基为帝。
于是,刘备便取出一本奏章,递给何进。这奏章是刘备提出大概内容,其整体内容模仿的是东吴顾雍的奏章。又请了蔡邕早写好的,蔡邕乃是大文学家,这一次手,自然是非等闲可比。
果然,何进先接过去,略略看了一眼,便是拍案叫绝,高声叫好道:“说的好,说的太好了,真社稷之言也。”
众人闻言,都是大惊,这个评价可有点高啊。
不等众人催促,何况便大声念道:“臣备,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窃闻,自古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但凡有国有家者,必先明嫡庶之别,而后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逾邈,如此则骨肉之情生也,而觊觎之望绝矣。”
这话说的,太符合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了。孔夫子孜孜以求的不就是这个么。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各安其位。
所谓理想国,也不过如此了。
“皇次子董侯,天生聪明,文武兼资。陛下亲子,骨肉情深,陛下爱之,不欲远行,强留京师,此诚,人之常情也。然,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谋深远也。”
先把刘协好一顿夸,然后说陛下您因为爱你的小儿子董侯,不想他远走,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的将来考虑。
“昔贾长沙陈治安之计,论诸侯之势,以为势重,虽亲必有逆节之累,势轻,虽疏必有保全之祚。故淮南亲弟,不终飨国,失之于势重也。吴芮疏臣,传祚长沙,得之于势轻也。昔汉文帝使慎夫人与皇后同席,袁盎退夫人之座,帝有怒色。及盎辨上下之仪,陈人彘之戒,帝既悦怪,夫人亦悟。”
又用贾谊和袁昂的话举了几个亲疏不分而至骨肉相残的例子。贾谊和袁昂都是孝文皇帝时的天下名臣。
“古者裂地立国。并建诸侯以承天子,所以尊宗庙而重社稷也。季夏月,可以封诸侯,立大官!此三代之法也。因盛夏吉时,臣昧死愿陛下,降诏于有司,宜早封建之,以定君臣名分。今臣所陈,非有所偏,诚欲以安太子而便董侯者也。”
按照三代的制度,夏天是册立诸侯的时候。所以赶紧把董侯分封出去做诸侯王。这不是我有偏心,而是既让太子安稳,又让董侯方便。
众人闻言,全都表示,愿意在奏章上副署。
于是,宾主尽欢。
这奏章后来传遍天下,让刘备名声大噪,人人都说玄德公见识高远。
便是后来的史学家都认为,如果汉灵帝能早早听了刘备的话,何至于天下大乱。
只有刘备明白,这奏章根本没有屁用,纯粹刘备是拿出来给自己刷声望用的。
皇上很快就要挂了,马上可以正式叫他汉灵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