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631章各有谋算(42)

其实,项羽自幼熟读兵书,也识破了陈平的离间计。

但他认为,刘邦被困荥阳城中,已经是瓮中之鳖。

范增过人的智谋,不但对他已经没有了多少用途,反而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这才顺势而为,将计就计,逼得范增出走。

河还没有过就拆桥了,就是因为项羽深知范增智谋的可怕!

其实,是项羽过虑了!

范增年龄已经七十有余,他的儿女全在老家隐居,并没有出仕为官。

并不是范增不想让子女出人头地,而是害怕“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他等于是师从范蠡,对那些上位者的心理非常了解,他也准备效法范蠡,功成身退。

如果范增贪恋权位,以他亚父的身份,过人的能力和军中的威望,洗脱自己私通刘邦的嫌疑,消除项羽对自己的疑心并不难。

项羽也没有完全弃用范增,只是稍微剥夺了他的一些权力。

范增不屑出言辩解,而是倚老卖老,假装大怒,对项羽说道:

“天下事大局已定,君王您自己看着办吧。希望您把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让我回乡为民吧。”

范增主动提出告老还乡,正中项羽下怀。

因为项羽认为,擒杀刘备就在眼前,甚至没有出言挽留,痛快地允许范增辞归乡里。

范增看到项羽如此寡恩薄情,非常寒心,本想提醒的一些话语也懒得说了,断然离开。

其实,范增心里清楚,楚汉之争,不管最后的胜利者是谁,都没有他什么好果子吃。

刘邦自不用说,范增多次要置他于死地,他要是取得最后的胜利,范增肯定是活不成了,而且极有可能祸及整个家族。

范增久随项羽,当然对他的性情知根知底。

他也看出来了,项羽还没有打败刘邦,就急着清算自己,一旦获胜,肯定会想其他办法对付自己,甚至还会祸及家人。

范增虽然不知道刘邦能否翻盘,但知道自己绝不能留下,唯有隐退一途。

范增也害怕刘邦或者项羽鼎定天下后加害自己,告老还乡之前,早就安排了诈死埋名之计。

他乘着石船,来到今属浙江省天台县的九遮山,隐姓埋名,对外宣称,是背上生毒疮发作而死。

刚开始,范增全家居住在山洞中,深居简出。

后来慢慢与当地百姓交流,范增甚至为民治病,造桥铺路,方便行人。

范增依然关心国事,当有乡人告知他项羽自刎乌江的时候,他毕竟是项羽的“亚父”,还是没有忍住,当场失声大哭道:

“竖子不听吾言,终有今日!”

于是,这些乡人怀疑他就是范增,他立即否认道:

“范增早死在彭城,哪里会到这里来!”

事后,范增害怕传出去引来刘邦的报复,就带着全家人悄悄离开,不知所终。

戏志才一个寒门出身的学子,能够读书认字,就是天大的机遇。

汉武帝独尊儒术,就是为了巩固朝廷的统治,那些寒门学子能够学到的知识,都是儒学中那些上尊下卑、忠君爱国的内容。

要让那些世家大族,把秘而不传的兵书战策教授给寒门学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乱世嫡女狠角色

乱世嫡女狠角色

不吃饭的团子
穿越成太傅嫡长女,骆扶雪带着在现代社会的记忆胎穿,意识到家族在朝堂上的危机,但碍于女子身份,一直有心无力。 直到宦官夺权,太子被杀,作为太傅的父亲蒙冤自杀,一家老小被流放民风彪悍的营州,骆扶雪才愤然抗争。 她发誓,要闯出一片天地!
历史 连载 67万字
真三国猛将傳

真三国猛将傳

剑廿叁
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游戏,而穿越到了魔王董卓的庶子身上,带着原主人誓为汉臣的残念,游走在乱世之间。 面对董卓的不待见,西凉系的戒备,汉臣的仇视,他要怎么走出一条跟穿越者不一样的路呢。 弑父忠君大义灭亲还是辅佐董卓睥睨天下?忠孝诚无报,感义本投身! 谨以吾志,续强汉数百年国运,让我华夏之名永远屹立世界之巅。至于我,穿越者董珷,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汉家小将,唯愿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历史 连载 8万字
明月出天山

明月出天山

江南村
一位技术型宅男历史爱好者不幸穿越到多灾多难的明末,成为了崇祯皇帝的堂弟永明王朱由榔,凭着他过人的胆识,缜密的思维,内灭张献忠,李自成,外灭皇太极,挽救大明于水火,扶汉民族大厦之将倾,和大明的铁军谱写了一曲热血的战歌并与几位美女上演了凄美的爱情!
历史 连载 12万字
茶铃

茶铃

米闹闹
【文案】千茶做梦都想把旋离娶回家,从前是,现在是,当她知道一些真相后,还是没出息的想娶。妖族第一美人,只能是她的,只能和她牵手,和她亲亲,和她亲密。
历史 连载 3万字
大岐:老子是冒牌皇帝

大岐:老子是冒牌皇帝

野火君
群雄并起、天下大纛。 前朝有王莽挟朕以令诸侯,后有甄宓不把朕当一回事。 一没系统加持,二没金手指护身,外加连这皇帝身份都是假的? 别慌,朕来教你怎么怎么成为千古一帝!
历史 连载 16万字
明末,我的开局从山贼开始

明末,我的开局从山贼开始

啃书的老虫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军人叶辰穿越到明朝崇祯三年,带着六个兄弟成为了山贼。 面对明末乱世,且看叶辰如何崛起于青萍之末,练十万战兵,重振汉家河山。
历史 连载 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