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官婉儿最终还是没有向神皇陛下坦陈,一番说辞将这疑问搪塞过去。

她不是贪求永安王这一首联绝诗名,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开始没有向女官们说清楚,没想到发生这种余波,如果要讲清楚,还不知要费多少唇舌。而且在场女官诸多,未必人人坦荡、与人为善,无谓因此勾动阴祟唇舌。

神皇对此也并未穷作追究,眼下的她正值人生最关键时刻,抽出时间来飨宴新旧女官,已经是难得的恩赏犒劳这些肱骨帮手,转头还有朝野诸多事务要操劳,自不会对宴席上一两首闲趣小诗念念不忘。毕竟诗作再怎么出色,也没有《慈乌诗》所蕴含的那种特殊的政治意义,不值得再作牵挂。

上官婉儿匿下此事,但也不好就此当作无事发生。她不好往仁智院走动太勤,而且因为被神皇评判自己诗作大不如永安王,一时间也羞于相见。

心内暗忖良久,上官婉儿觉得还是要有所表示,趁着职务之便,借着封赠曾参的余韵,派人往仁智院送去一些儒义典籍,其中便夹杂着《文选》之类的诗文汇集,希望永安王能受教前人、更益诗才。

虽然神皇的点评让她心中略生挫败之感,但一首诗的失手、又不是在她擅长的领域之中,也并不因此就觉得低人一等。

才情天生,学养却需要经年的积累,永安王有这样的禀赋,上官婉儿觉得若不培养发掘出来,实在有些可惜。至于对自己窃诗的歉意,自然也藏在这一点用心中,羞于直言,希望永安王能有领会体谅。

上官婉儿送书之举,太妃房氏大为感动,亲笔回信道谢。

一家人幽居禁中,朝不保夕,房氏虽然也出身名门,但现实处境已经让她心力交瘁,对子女教养难免疏忽,心中也因此不乏愧疚。

迁居仁智院后,家人处境有所改善,特别幼子巽奴经历奇异,性情大改,甚至让房氏生出家事有人分担的感觉,因此对于子女的教育也真正重视起来。

收到上官婉儿的赠书,房氏便让人将子女召来,指着那些书卷正色道:“你们父亲即便不言显贵出身,也是朝野咸称的博学才盛之人。生为人子,绝不可因自身的浅薄累及先人的名誉,为人讥笑。厄难缠身,唯以自强,之后每日都要在此学经,如果学的不好,便是不孝!”

房氏语调颇为严厉,面前四名子女,李光顺只是恭谨应是,其他三个闻言后则是脸色一苦,特别李守礼已经忍不住捂脸哀叹:“每天拘在院舍,生人不见几个,闲乐都是无聊,娘娘何苦为难!”

小女郎李幼娘不敢违逆娘娘,只用头拱着近来好感大生的李潼,希望这个越来越有主见的三兄能够说服娘娘,让他们免于每天习文练字的辛苦。

至于李潼,每天分析局势、思忖出路都累得头大,更没有心思每天埋首纸堆。

但是对于房氏的这一点想法,他倒很赞同,少男少女精力旺盛,不学习就要惹是生非。特别李守礼这个活宝,随着近来饮食越好,每天在院舍间上蹿下跳,甚至作死到爬墙头张望仁智院外禁卫值守的千步阁廊桥,看得李潼心惊肉跳,生怕哪天一支流矢飞来,射死这个精力过剩的小子。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李潼反手按住李幼娘发丝顺滑的头顶,正色道:“家风在于谨学,人不学不立,才不养不彰,娘娘安排学业,我是完全赞成。只是娘娘也知我……唉,温故虽可知新,但总也比不上从新求索。”

“三郎不必随学,但每日需作一策。”

家无夫主,房氏便是主母大家长,讲到家教问题,那是不容置疑的,瞪了叫苦不迭的李守礼一眼,转又对李潼说道。她是深信李潼魂游,也不觉得自己的教育能比亡夫更好,但也好奇李潼学识如何,还是布置下了家庭作业。

李潼闻言顿觉头大,如果房氏考校他的诗才,他能每天不带重样的屡出佳篇,可是让他每天作策,那真是要了老命。

汉代察举需经策问,把政事、经义问题写在简策上让人作答,后世逐渐定型便成一种固定文体称为策文,也就是古代的议论文,对人的综合素质有着很全面的考验。

李潼有大学专业的积累,汉赋骈文、散文笔记之类名言警句倒是能顺手拈来,制策不难,或是唬不住真正的大学问家,但应付一下嫡母房氏也不难。

但难就难在,他能记住的古文那必是能够经得住千百年岁月洗练、震古烁今的名篇,怕是一不小心就树立起高山仰止的形象,突破房氏的认知极限。

但见房氏神态肃穆,并不给他拒绝的余地,李潼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本来想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换来的只是怀疑,算了,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才华与颜值并存的状元之才!

房氏坐言起行,当即便屏退室中闲杂人等,展开了教学,教的是《礼记》,并给李潼布置作业,可以自由抽题试策,用屏风给他单独隔出一片区域,就在房中完成。

李家子弟学识其实也并没有那么不堪,在李潼所接收的记忆中,他们的启蒙都由亡父李贤负责,哪怕最无心于学的李守礼,基本的识文断字还是能做到的。

抛开凄惨的际遇,李贤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只懂得斗鸡走狗的纨绔,特别在当上太子后其所主持的《后汉书》注释,拥有着很高的学术水平,虽然主体由诸学士完成,但李贤作为主持者同样功不可没。章怀注哪怕到了后世,仍然具有研究采用的价值。

原本历史上李守礼作为李贤硕果仅存的儿子,大难不死后苟延残喘,锐气全无,醉生梦死,更被时流讥笑门风败坏,大失乃父之风格,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以往只是故事,如今却身临此中,李潼也不愿见兄弟再放纵自己,哪怕不能成为什么世道表率,基本的素质还是应该保持。

李潼独坐房中一角,一边搜肠刮肚翻捡脑海中古文功底,一边听着房氏在外讲学,偶尔透过屏风缝隙看一眼神情呆滞的李守礼,不免莞尔,自觉也是一种奇特体验。

古代女人在理学昌盛、彻底沦为家庭附庸之前,无论社会地位还是家庭地位都非常的重要。

这种地位的获取,倒跟眼下女主当国的政治现象无关,后世多有田园女权赞颂武则天,但其实武则天本身还真的不是什么女权主义,她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帝王思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刻意压制女人在社会中的权益保障。

女人地位的获取,一者在于本身经济地位的独立,唐人有厚嫁之风,大凡稍有家底的人家,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一定要准备一份看得过去的嫁妆,以此来增加女儿在夫家中的话语权。

在一些唐人笔记中,不乏有女人因没有妆奁而嫁不出或者遭到夫家怠慢的事迹。即便不谈财产的分配问题,这种态度也说明对女性的尊重,将女儿视作正式的家庭成员,而不是赔钱货或是待价而沽。

另一方面,就在于女人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主母的地位既有道德保证又有法律保障,宠妾灭妻甚至将姬妾扶为正室,既会遭到道德非议,还会触犯相关律法。

也正因此,明清之后再观前世妇女争取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将之蔑称为妒妇,这其实是一种男权企图摆脱维系正常家庭关系的思想作祟。

当然女人如果太强势,家庭关系也不正常。且不说眼下的武则天与之后的中宗皇后韦氏,房玄龄的吃醋夫人外,还有一桩轶事。

唐末宰相王铎,南下防备黄巢乱军,赴任之际将夫人留在长安,只携带姬妾随行。结果夫人气势汹汹南来问罪,王铎惊慌询问幕僚:黄巢渐以南来,夫人又自北至,旦夕情味,何以安处?幕僚戏言不如降黄巢。

这自然只是戏说,王铎也没有投降黄巢。但言谈间已经将夫人与凶名赫赫的黄巢并论,可见王铎也是的确惧内。

这种家庭关系自然不正常,但也只是异数,故事如果不猎奇那就没有传播的价值。其实大多数唐人家庭关系,还是比较正常的。

像眼下房氏教育子女,也是女人在家庭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史上不乏名人丧父,被孤母教养成才的例子,可见女人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唐中后期讲人生大幸是娶五姓女,除了五姓世家所拥有的社会名望之外,优良的家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特别李唐皇室家教一言难尽,娶公主就意味着一个定时炸弹,日常骄横摩擦还是小事,不定什么时候就遭殃。在上层婚姻圈子中,更反衬出来五姓女的可贵。

娶妻求贤淑,谁也不希望家里日常供奉一个活祖宗。宗室女子虽然尊贵,但却是下下之选。那么家风严谨又具有社会名望的五姓女,自然就成了求婚的上选。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综]这好感值我不要了

[综]这好感值我不要了

月影乱镜蝶
上一篇文章被锁了,我不想要对此多发评论,以免影响形象(努力淑女笑)经过仔细考虑,我决定把文章挪过来,从猎人开始。要是这个它都能锁,那我服气,算我输。上一篇我会一直申请解锁,如果成功解锁,就当做是专门同人吧。你们觉得ok吗?(很显然不ok也没用了)————————————【宿主,在你进入轮回完成任务之前,我们为你准备好了你的天赋技能,富江【削弱】。你将拥有世人无法想象的美貌,你会让任何人见到你就对
历史 连载 16万字
侯府后院是非多

侯府后院是非多

汪了个喵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可颜苏却觉得侯府后院是非也不少。 难缠的各路小妾,躲不开的是非阴谋,想要活下去,手段总是少不了。 就在颜苏专心应对后院里的各种是非时, 嗳,我说侯爷,您能松开搂着妾身的手吗? ********* 情景一: 颜苏拉住自己胸前的衣襟,戒备的看着面前的沈侯爷。 沈侯爷眉头一挑,眼角眉梢尽带笑意:“别挡了,也不知道当初是谁,钻到本侯的床底下偷看本侯洗澡?” 情景二: 颜苏:“沈枭!你
历史 全本 29万字
谍战:梦回民国

谍战:梦回民国

依静如梦
本文讲述了一个民国女主郑依静穿越到了现代,与现代男陆一帆的恋爱! 可却不知为何,最终还是分手了。 陆一帆忍受不了悲痛,在一场意外中,穿越到了民国,又认识了民国时期的郑依静。 此时的郑依静还不认识陆一帆,在陆一帆眼中,一直是认为,民国的郑依静是现代郑依静的祖母! 所以,在民国,郑依静和陆一帆又一次相恋了。 而后,陆一帆又开始认为,现代的郑依静是自己的孙女,所以,给现代的郑依静留了一封信,告知她不能
历史 连载 1万字
双世宠妃之邪王勿扰

双世宠妃之邪王勿扰

王招摇
作为一抹游荡在黑市的魂魄,白洁没想到自己会被一个老神棍骗去异世,并且穿越在一个还未出生的胎儿身上。 更没想到,她还未出生,就被皇上赐婚给夏临国权倾朝野的冷血王爷玉陌殇! 靠之……这算娃娃亲么?白夫人生产那天,稳婆一边喊着夫人难产一边却在悄悄用力将已经露出半个头的白洁往里面推去......。 白洁怒了!这老妖婆,是想让她胎死腹中吗?我靠!白洁狠狠地咬了老妖婆一口,随即一阵孩啼声传来,白洁平安降生。
历史 连载 5万字
大明权臣

大明权臣

七星雨
大明109年,被阉党头子魏雨田捡来的干儿子秦决年将十二,已到净身之时,为保住命根子。 秦决临危受命,为阉党在三年大旱之事上对抗东林党,于朝堂之上大放厥词,两日有雨。 若是无雨便是杀头死罪。 此时大明已到生死存亡之际,外有女真,辽,后金群雄窥探。 内有乱党相争,贪臣枉法,荼毒百姓。 明帝朱汉虽非亡国之君,却无救国之能,需有一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而这个人就是秦决,且看他内安朝廷之乱,平江
历史 连载 36万字
山里人家

山里人家

竹篱清茶
顾水秀穿越到一个贫穷的山旮沓里,阴差阳错嫁给了猎户董成虎,夫妻相濡以沫,把日子过成诗,从家徒四壁,到有房有田有山。从毫无权势的底层百姓到隐世世族。两人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历史 连载 1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