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他乡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网www.dingdian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离阳州位于大夏的最南端,而离阳州的最南端便是一望无际的南海。故而离阳州的海运极为繁荣。每日离港的船只或是前往大夏其他临海州郡或是前往远在海外的其余王朝。

在茫茫大海之上坐落着大小不一的诸多岛屿,如点缀夜空的璀璨星辰。岛屿之上或是某些仙家宗门的选址,或是某些隐世修行的武道大能的洞府。也有一些人迹罕至之地,其上可能会有昔日某些宗派遗址或是先人墓葬洞府。这种天大机缘与致命危险并存之地,乃是无数武者尤其是山泽野修们趋之若鹜的寻求机缘之所在,当然更是大多数探险武修的埋骨之地。

在离阳州,尤其是在沿海的郡县,无论是修炼武者还是普通平民中,有一些特殊的靠海吃饭的职业与行当。

最为常见的便是船务。其中就有以货运与客运为主的渡船,这类渡船三成掌握在当地官府手中。船舶多往来于大夏境内及其周边除了南梁之外的有海运港口临近藩属。官办的船坞多是以运送朝廷的物资调度为主。剩下的七成渡船则是掌握在当地宗门或是家族势力的手中。其中尤以有上武境坐镇的一流势力为主。这些渡船还会成各大家族与门派势力间的贸易为主,特别是修炼武者所需要的修炼资源。当然客运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财源之一。

因为大夏地域太广,有时两地之间,特别是跨州的行程,陆路要耗费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不是所有武者都有那御风而行的修为。即便是有,在途中元气的消耗与补充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更何况达到御风飞行境界的武者哪个不是在宗门家族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身份地位超然又怎么会风尘仆仆的劳顿赶路。万一一个不留神从那些有某个脾气火爆或者更为心高气傲的上武境坐镇的宗门势力上方飞过,仙家宗门又最注重面子声誉,你路过人家地盘不前去拜会山门,恭维一番说些漂亮的场面话也就算了,还要踩在人家头顶上过路,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藐视其门派威严。或是对方昨晚的饭菜盐放了太多,故意寻衅挑事,免不了就是一位甚至几位上武境的问道。无论出于何种考虑,乘船跨海或者转为江湖水路是许多武者出行的首选。

而为了尽可能获取更多营收,各大宗门势力都会将其名下的船只改造为客货两运的渡船。货舱之上便是客舱,有些客舱甚至布设下隔绝与修炼阵法。不仅环境舒适堪比在宗门中的居所,且不受外界打扰,在旅途之中也可为武者提供专心修炼之所。只是这类客舱的价格也是鲜有人可以承担得起。但鲜有并非没有,总有那些不差钱的武者或是宗门,以订购此类客舱显示自己得身份与底蕴。

无论渡船大小,都是经过炼器士改造过的仙家法宝,只是品阶不同。而渡船之上也会根据经营它的宗门家族势力安排坐镇的护行武者。虽然并不是所有门派与家族都请得起一位御魂境界的武者为渡船保驾护航。但能有底蕴经营渡船的势力,哪怕只有一艘,若不是有一两位焚窑境的修士供奉坐镇,也无法分得一杯羹。

船运的凶险并不仅仅来自于难以预测的天灾,比天灾更为可怕的往往是可预而不可防,可防未必防得住的人祸。海上的风浪再大,也大不过人心中恶念与贪念的涟漪。深海中的海兽与暗潮再凶险也不及人心的算计。而人祸中让普通势力闻风丧胆的,让大势力也会头疼不已的便是海匪。

海匪又分两类,一类是多名海匪组成的势力,只是规模不同。有些势力内部极为松散,有利则聚,无利则散。甚至常会因为分赃不均而内部成员之间屡有自相残杀杀人夺宝之事发生。还有一些则规模庞大且等级森严,这类有一名或者几名中武境武者压寨的海匪势力规模与势力并不亚于寻常的二流宗门。

虽然说海匪大多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讨生活的亡命之徒,但亡命并非不惜命。大多数势力不会愚蠢到去触那些有上武境保驾护航的船只霉头。先不说是否能从上武境修士的眼皮之下劫掠后逃生,即便真的使用壁虎断尾的手段,舍弃几名中武境同伴幸运而暂时逃出生天。可这些把自家宗门颜面与威严看得比十几条渡船及其上财物加起来都要重的宗门,也不会允许别人当着江湖上这么多修士与势力的面打了自己的脸。羞辱之仇对于境界越高的武者,地位越高的家族或是门派势力而言便越是堪比夺妻之恨,灭族之仇一般,甚至犹有过之。因此,日后的追杀便是长达几年甚至数十年的不死不休。即便这些海匪势力不得不就此解散,其中成员大难临头各自飞,也会被掘地三尺的追杀。

历史上这类因为一时贪念而遭致整个势力覆灭的事情无一不是震动整个离阳州甚至大夏江湖。无论是各大势力自发组织或是大夏朝廷牵头,也有多次江湖修士或是以官府作为背景靠山的武者剿灭匪患的行动。尽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十之八九的海匪势力在修士的清剿之中如同沸汤残血,触之即溃。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无论在何处都极为适用,故而出于各种因素,常会有些侥幸逃过一劫之辈,隐忍多年后东山再起。面对这些匪患的卷土重来,这些习惯了各扫门前雪的宗门势力,便又是一副只要自家渡船没有遇袭便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更乐于见到那些与自己平日里有大道之争的宗门或是在某条航线上分割了自家的利益的势力与这些海匪相互消磨,即便自己无法坐收渔利,也觉得得了天大的便宜。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独来独往的野修,或是因为躲避仇家追杀,或是得罪了某些宗门势力,有一些干脆就是某些门派的叛徒弃子,也在海上干起来劫船的营生。只是这些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鲨,并不像那些人多势众的鱼群一样,只能挑选一些势力不强的势力渡船下手。或者干脆作那专挑腐肉的秃鹰,只是远远跟在海匪势力之后,待到双方大战或是海匪们劫掠而归时,趁火打劫些许残羹剩饭。虽然依旧有极大的风险,且修炼条件不比在路上的山泽野修,更无法与昔日宗门势力的优厚条件同日而语。只是同夏梁交接之处的戮仙峡一样,茫茫大海之上,是法外之地便是他们险中求生之地,若是机缘巧合或许还可成为一方乐土。

除了海匪之外,在海上还有一些尤为独特的武者。采珠娘便是其中之一。

采珠娘得名于在栖水之地殖养河蚌以取珍珠贩卖的鱼家女。有那身穿彩裙手持木桶的妙龄少女,赤足在那浅滩水畔涟步清漪,纤细蛮腰窈窕如柳枝抚风,拾起水中河蚌取出一枚枚与少女肌肤一般细腻白嫩晶莹润泽的珍珠。半日下来少女额前香汗与手中珍珠一般剔透。

在很多绍武之年的懵懂中,在许多诗人的雅颂辞歌中,在许多丹青圣手的水墨绢锦中,在许多鹤发霜鬓的追忆中,采珠少女与少女采珠,远比颗颗价值连城的珍珠更动人。

而海上的采珠娘,采的已不再是蚌中的珍珠,而是各处岛屿或是深海沉船,以及水下遗址中遗留的洞府墓葬或是宝物机缘。而采珠之人也不是身穿彩衣的貌美小姑娘,而是精通观气之术或是精通水法的武修。

他们或是隶属于海中的某些势力,若是发现了仙人遗迹洞天,而自家所在宗门又无法独立探索,便会将墓葬所在发布于江湖之中。海上各大势力以及近海的一些家族宗门便会派遣势力中之人,或是出于小辈历练的目的,或是真的希望为某些达到瓶颈的祖师堂嫡传及供奉寻求一丝突破的契机,都会交上一些上元钱进入墓葬遗迹进行探索。而其中凶险机缘生死福祸便各安天命,各凭本事。

而有些独行侠,在发现秘境或是洞府后也会将其情报信息售卖给一些宗门,或是干脆赌上自己的全部家当和性命亲身涉险。当然若是后者多是九死一生。如是在遗迹中寻到机缘宝物,便如同从河蚌中取珠一般,故而采珠娘之名便一直沿用至今。

传说之中,远古曾有蛟龙之属栖于海上,行布雨之事。而蛟龙又对某些炼气士的大道极有裨益,而对炼器士而言更是至宝。于是便有了捕蛟人这一古老职业。与其说是职业不如说是古老传承。

据传,捕蛟人本身便是对蛟龙乃至真龙之属有天生的大道压圣。从小便要修习秘传的功法同时还要掌握各类密不外传的捕蛟之术与法宝的使用。捕蛟人自古便是极为神秘的群体,史料与民间野史对其的记载寥寥无几。

不知是天人之战后,天道运转不同于上古,还是世间蛟龙早已被捕捉殆尽,亦或是陆地与大海之上本就关联并不密切,如今的江湖之中几乎已无人见到过存世的蛟龙,更无人见到捕蛟人。但有那远去海外蓬莱寻仙问道或是渡海前往西方佛国归来的记述,却在海上见过头戴竹编斗笠,身穿墨绿皮质蓑衣,身背竹楼手持鱼叉腰缠藤索之人在海上踏浪而行。身后鱼篓之中忽有龙吟传出,其声愤怒凄哀,摄人心魄。只是这些装扮怪异之人,在海面一闪即逝不知所踪。

也有久居海上诸岛的宗门之人透露,确有一些人迹罕至的岛屿之上居住着一些隐世家族,而其中不乏昔日捕蛟人的后人。他们或是依旧承袭祖业以捕蛟为生,或是对先辈所行之事讳莫如深。

当然也有卜算天道的道家修士,通晓因果的佛家弟子,或是擅长气运之理的阴阳家修士曾言,因为捕蛟人时代捕杀蛟龙违逆天道,错乱因果,有损阴德,因而捕蛟人的后人或是受到蛟龙之属诅咒,或是遭遇天罚,亦或是因果报应,总之种种原因只可避世不出。

各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皆无从考证。但留存世间的以蛟龙之属炼制的各类仙家法宝,或是可以作为乾坤物炼化的器物,历年来不减反增。但却只有武道山巅之人或是顶级的宗门势力才可染指。但因为这些器物的传世,似乎可以印证捕蛟人似乎确有其事。

与捕蛟人传言的扑朔迷离不同,史上关于除了人族之外的其他修士的记载却极多。且直至今日依旧有山野精怪,阴魂鬼物等存世一说。只是在人族武修眼中,非吾族类,或为我所用,或为我所控,或为我所诛。

虽然的确有灵怪鬼物或是修炼化形的鸟兽草木,会以吸食人的血肉魂魄增补自己修炼,导致普通百姓被屠戮。或是有意无意闯入寻常百姓世界,扰乱人间秩序造成恐慌。但大多数的人族之外修士多藏匿于深山老林或是深海荒岛之中。但若是被人族武者撞见,后者便会想尽办法除掉这些他们眼中的异类与邪祟。

而诛杀妖魔精怪鬼魅邪灵,也成了很多门派行事的准则。就连那些修炼一些旁门左道,即便不会危害他人的人族武者,也成为这些武者眼中必杀的异类。

归根到底,这些武者最担心的无非是这些他们眼中的异族,运用他们眼中的旁门左道,在修行之后却可以比他们这些传承千万年,结合无数宗门前辈心得感悟才苦苦修炼小有所成之人,在武道上的造诣反而更高。在他们心中,只要是自己宗门之外的,甚至是除了自己之外的,哪怕同门之人,管你是人是兽是妖是鬼,都算是异己。只要是有碍与自己武道登高的,与自己大道有所牵扯的,便都是仇人。只是对于人类武者,他们若是师出无名无法随意诛杀,毕竟这世上还是有规矩要讲的。而诛杀那些非人之物似乎便不需要理由,因为人间的规矩似乎从不会保护它们。人心与人性便是这般,所谓的异类便是源于人心,灭于人性。

世间似乎唯有佛家修士对人族之外的修道之辈最为包容,所谓的众生平等,众生皆可度化便是这般道理。据说在那西方佛国,在婆娑世界之外的极乐世界或是琉璃世界,有那早已成道的诸佛菩萨,有的便是历经千万年多世修行而后正道的人族之外的修道者。亦有菩萨佛陀曾为度化众生转世作了那山中走兽林间飞鸟甚至蚊蝇。究竟是它们修成了菩萨,还是菩萨度化它们便是玄妙的佛理。

而道家与儒家修士,则介于佛家与其他诸子百家之间。于道家修士而言,但凡不祸及贫民,不扰乱人间秩序,管你是与武者有那大道之争,或是修炼飞升,与我同去道祖膝下听法悟道,便都不予以干涉。而儒家修士也多是以敬而远之的心态对待,旨在教化世人。但若是它们亦想投身门下,便也秉承着有教无类倾囊相授自家的道理学问绝无藏私。

而在南海之上,亦有诸多远离人间的异族修士,与人族过着井水不犯河水的生活。但也有化形成道者会在一些海上的宗门担任供奉,甚至可以被祖师堂谱牒记录在册。或许海上武者的胸襟便要比陆路之人宽广更多。

陆海的江湖看似牵连不大,可海面下的暗潮唯有身陷其中之人才可察觉。而江湖的波澜与海上的风浪一样,永远不会真正平息。

武侠修真推荐阅读 More+
冰封千年剑仙归来

冰封千年剑仙归来

龟兔茶
被冰封住的剑仙慕寒,终于在千年后得见天日 然而出现在他面前的世界却早已是沧海桑田 那么…是继续修仙,还是寻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徒弟们? 那还用问,我当然是…全都要!
武侠 连载 2万字
小仙猎妖记

小仙猎妖记

草莽郎君
公元(二八二九年), 天地混沌妖魔乱世,残害生灵人间动荡! 仙星降临为之降生人间! 出生当日,衰体病态且无哭声” 无奈下,只好抛之荒野! 天意如此安排,昆仑神君早有所料! 他起身昆仑巅峰飞身夜色, 星陨般划破夜空直奔田家铺! 不时间,身形悬停星月俯视田家铺, 见得田万生弃子走后, 神君赶忙急速落下荒野,如鹞鹰扑雀! 凌空抱起男婴,折返昆仑山神殿! 十六载后,男婴学得仙术所成! 神君嘱托爱徒,离开
武侠 连载 2万字
灭神天

灭神天

日龙包
三分天赋七分念,后世当兴,天才纵起的时代,万宗林立,群星争艳,看初阳如何从末路崛起,打走狗,破星河,移星摘月。 天有尽头而意无穷,以意作舟,承古载今,所向披靡……
武侠 连载 13万字
冥境之锋

冥境之锋

佛笑本意
路青的武侠成长史诗。
武侠 连载 3万字
银剑记

银剑记

越天行
十万骑士镇守通天路,百万修士蜀山脚下厮杀。我叫杨十三,诸位道友,且看我十三爷,怎样以天道为主,蜀山山脉为辅,以万灵为引,炼就我无尚银剑,成就剑道巅峰。
武侠 连载 3万字
我栽下一棵树

我栽下一棵树

不醒猫
黑风寨柳云突破先天,神魂梦游大千,在另一个世界神游。一年后,柳云醒来,眼中包含泪水:“我的天,终于回来了”
武侠 连载 5万字